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105章 老工人

第105章 老工人(1 / 4)

    “怎么想起请吃饭了?”

    晚饭过后陪着闺女和儿子在客厅玩耍了一阵,李学武这才回到楼上。

    二楼书房,顾宁正在看书。

    “没什么。”

    她听见李学武上楼的声音了,只是回答的时候没抬起头来...

    元宵节的灯火熄灭后,四合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清晨五点,天还未亮透,王亚娟已穿戴整齐,踩着残雪走出家门。她手里拎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新印制的《岗位池服务手册》初版样书??这是李学武闭关半个月修改后的定稿,纸张还带着油墨的清香。

    街角的早餐摊刚支起锅灶,老板老周见她路过,笑着招呼:“王老师,今儿又这么早?来根油条暖暖身子?”

    “不了,谢谢。”她摆摆手,“等会儿还有个会要开。”

    “您这年节都不歇啊?”

    “不是我不歇,是事情赶着人走。”她笑了笑,“咱们金川现在,谁都在忙正经事。”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晓芸披着风衣小跑过来,脸颊冻得通红。“妈!我差点迟到了!图书馆那边说专家团十点准时到,咱们得提前布置会议室!”

    “别慌。”王亚娟递过一杯热豆浆,“先喝口热的。今天听证会要是顺利,‘技能置换计划’就能正式纳入市就业促进工程试点名单。”

    两人并肩走向市民共创空间时,太阳正缓缓爬上屋脊。活动室门口,刘红梅已在挂横幅,陈桂兰带着几位阿姨擦桌子、摆椅子,连王强也穿着志愿者马甲坐在角落,认真地给每位签到者发放资料袋。他的动作虽慢,却一丝不苟,每发一份都要抬头看一眼对方的脸,仿佛在记住每一个人。

    九点半,市人社局、总工会和职业培训中心的三位专家陆续抵达。会议开始前,赵建国也来了,肩上扛着一把电焊防护面罩,说是怕待会儿讨论金属工坊建设时需要现场演示技术可行性。

    “各位,”王亚娟站上讲台,声音平稳而清晰,“今天我们不是来汇报成绩的,而是来接受检验的。过去一年,我们通过民间动员建起了星空花园、共享厨房、民声夜校,让一百七十三名长期失业者重新上岗,其中三十七位是残障人士。但这只是起点。现在的问题是:这些经验能不能标准化?能不能复制到其他社区?更重要的是??政府愿不愿意把这份来自底层的信任,变成制度性的支持?”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最后,人社局那位戴眼镜的女处长开口:“你们的数据很扎实。但我想问一句:如果财政补贴断了,你们还能撑多久?”

    李晓芸立刻接过话筒:“我们测算过。目前岗位池运营成本每月约十八万,其中人力支出占七成。但如果引入‘时间银行’机制,鼓励居民以志愿服务兑换未来照护权益,并结合企业冠名赞助与公益基金反哺,完全可以实现三年内收支平衡。这是我们社会学系做的模型预测。”说着,她打开投影,一幅动态图表徐徐展开,显示不同政策情景下的可持续路径。

    专家们低声交流片刻,终于点头。

    “可以试。”总工会代表说,“我们愿意牵头,在城东两个老旧社区设立首批联动试点。条件只有一个??必须保留你们这套议事规则,不能搞成上面拍板、下面执行的老套路。”

    掌声响起时,窗外阳光正好洒进屋子,照在墙上的那面“愿望墙”上。赵建国的名字赫然在列:“我希望有一天,能教年轻人焊接。”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悲歌 师弟,求求你饶了我吧! 身份都没曝光,未婚妻就死心塌地了 山海戒指 替身不做了,傅总跪求复合 重生顶流之横扫娱乐圈 五岁家主驾到,重振家族荣耀 重生后闪婚,绝嗣老公不装了 战神狂医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