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是几乎没法有效开垦的。
所以那时候的各个王朝,就算可以击败来袭的罗斯人和其他游牧部落,甚至派遣远征军,摧毁那里的游牧国家,也没法把那个地方变成罗马的地界。
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冶铁技术,更丰富的水利经验,就能解决很多之前的问题,对当地的风土进行调整,对当地人进行教化了。”
“但是埃及那边……我们哪有本事去改变当地的水土啊?”
他无奈地一摊手:“那边的情况,正好是反过来的吧?”
“这是怎么说?”
王大喇嘛问。
“罗斯地区太穷了。
虽然资源丰富,但长期得不到开,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
曹建说:“但埃及那边可不是啊。”
“他们那里太适合耕种了,从上古的时候,那些人就开始在尼罗河边定居农耕。
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那里的,但早在希腊人经历黑暗时代之前,他们就已经住在那里,营造那些奇迹一般的宏伟建筑物了。”
“因为历史太长,他们也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化。
我怀疑,这些人的文明,可能都得和中原去比较了,远不是欧洲这边能比的。
我们怎么去教化他们啊……”
“至少,在信仰上,还是有余地的吧。”
王大喇嘛倒是有些不甘心了:“埃及人在历史上,已经换过好几次信仰了吧。
现在他们的宗教,也是几百年前才出现的。
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
“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战斗素质。”
曹建说:“无论是拜火教的波斯人,多神教的希腊人,还是拜上帝教的古代罗马,直到天方教的不同王朝……各种宗教、各种教派,在那里都统治过,但你看,谁敢让埃及人当兵?”
“我觉得,战斗力和信仰哪个宗教,或许也有一些关系,但估计是不大的。”
他摇头说:“无论是什么宗教,当地人依然是那样生活,所以影响也不大吧。”
他说的这些,确实都是实话。
而且,虽然相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多知道几百年的“历史”
,但郭康也同样找不到反驳的例子。
几百年过去,依然没人敢让埃及人参军,他们也确实和当年一样菜。
“我没记错的话,当年的托勒密王朝,甚至雇佣犹太人去当兵。”
曹建犹豫了下,说道:“雇佣凯尔特人都算了,犹太人在那边都成战斗民族了,这地方……”
“我记得土着人也参加过战斗。”
郭康想了想,说:“第四次叙利亚战争的时候,托勒密王朝政局不稳,不少对于宫廷阴谋感到厌恶的将领投奔了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三世。
所以,塞琉古军队的希腊士兵数量,过了托勒密方面。”
“在这之前,托勒密王朝也严格遵循之前的传统,只招募希腊殖民者的后代,或者雇佣其他蛮族,严格限制当地的被统治者参军。
但安条克的声势太浩大,让托勒密宫廷感到恐惧,因此,托勒密四世破例征召了两万埃及人,作为方阵步兵进行训练。”
“双方在加沙城旁边的拉菲亚遭遇,塞琉古军队先击溃了托勒密军队的左翼,眼看军队开始动摇,托勒密四世的姐姐阿尔西诺伊女王跑到士兵队列里,鼓励他们勇敢作战,并且承诺战后给他们黄金作为奖励。
士兵因此士气大振,顶住了塞琉古军队,最后还成功反败为胜。”
“哦,那也不错了啊。”
普龙斯基意外地说:“这不是说明,埃及人也能填线么?看来,他们要是能好好领导,或许也可以达到斯拉夫人的水平了?”
“那之后呢?我完全没听说过这件事。”
王大喇嘛坦言:“也不知道他们后来怎么了。
这些人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吧?”
“那得看给不给钱了。”
普龙斯基推测道:“一般人不至于真给炮灰钱,不过如果真了的话,后续肯定还会有什么事情,不会就此消失的。”
“按那边出土的文书和石碑,女王后来真给钱了。
不过这些士兵,后来也确实没挥多少作用。”
郭康说:
“拉菲亚战役是托勒密王朝最后一次成功的对外大战,但是也没能取得多大成果。
战后,安条克等人退入加沙城,托勒密军队也无力追击,只能就此结束。”
“阿尔西诺伊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