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害怕自己被牵连进去,就赶紧放下礼物,又一阵点头哈腰,然后赶紧跑了。
朱文奎对此也颇为尴尬,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大家又赶紧劝说,说唐姑娘是个难得的将才,如今战火四起,大明全境都遭到了攻击,需要尽可能多的有才能的人,带领大家击败敌人,然后才能说别的问题。
“你真觉得,那个小姑娘很厉害?”让娜女侠思考了片刻,又问朱文奎。
“打仗是挺厉害的。我反正比不过她。”朱文奎老老实实地说。
“我也没指挥过战争。”让娜女侠叹了口气:“你觉得她有多厉害?有那个郭康厉害么?有杰士卡厉害么?”
“郭康的指挥能力估计也不如她。他的优势,不是这个方向。”朱文奎不假思索地说:“至于老杨,我不太好比较。但感觉,他俩是差不多的人才——不管是擅长的领域,还是工作时看重的方向,都是如此。不过老杨打过的仗多,所以发挥比她要稳一些。”
“他俩差不多?”让娜女侠有些奇怪:“他俩一个在塞里斯,一个在波西米亚,怎么还能一样的。”
“这就说起来话长了,不过之前,我和康兄弟还真的聊过这个话题。”朱文奎想了想,也认真起来,回答道:“他认为,擅长战争,不止是在战场上。大部分时候,战场以外的发挥,才是更加重要的。”
“之前战斗的过程,你也已经了解了吧。”他问道:“你觉得,第一场,也是最悬殊的那次战斗,我们为什么能胜利?”
“应该是战车的功劳吧。”让娜公主指了指他队伍里的那些大车:“我之前从来没想过,这种车子还能这么用。听说古时候,塞里斯人也很喜欢用战车,是不是之前出征的时候,郭康那些人,又教了他们一些东方的经验和窍门?不然,我也想不懂,他们是从哪得到这个思路的。”
“不不不,车子只是个工具,而且说实话,缺点同样很多。”朱文奎摇摇头:“至于现在的战车,和古典时代那种驷马战车,已经没有太大直接关联了。”
“老杨他们使用战车,更是在大都内乱的那次就开始了,比大秦国训练他们还早。也不是什么有意为之的战术,单纯就是墙塌了,拿来临时堵洞用的。后来,也是因为他们的人作战坚定,经常被军团拿来填充至关紧要的防线,因此经常打压力颇大的阵地战,所以经常会把大车改改直接用做工事,就这么形成了经验的。”
“他们的战斗力,也在乎他们自己,而不是这些武器。”他强调道。
当然,让娜女侠的反应,也没有太出乎他的意料。虽然见多识广,社会经验丰富,但如她自己承认的那样,让娜女侠从小就去埃及,甚至没有和其他法国女贵族一样,跟着人家接触一点军事知识。一直以来,亲自上过战场的机会也不多,更遑论进行指挥。所以,她对战争的了解,也是比较想当然的。
而且,按郭康的说法,这也不是她自己的问题了。
后来成为了教宗的艾伊尼阿斯·西尔维厄斯,年轻时候曾经也见识过胡斯派的军队。当时,他还是一名同情胡斯派、希望教会能进行改革的教士。后来,他当选为教宗庇护二世,把早年的经历,都记录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93章杰士卡八阵图与波西米亚伤痕文学(第2/2页)
庇护二世是唯一一位留下了回忆录的教宗,而且由于亲自走访过底层,经历过很多事情,他的记录,对后人而言颇有历史价值。但是,其中关于军事方面的可信度,恐怕就不怎么高了。
在庇护二世笔下,胡斯战车所组成的车阵,颇有一番神秘的色彩,带有某种近乎玄幻的力量。他声称:“战斗信号一旦发出,车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