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在他身后,飘落下一片干枯的槐花瓣,正好落在门前台阶上。
林婉儿冲出门外,捡起花瓣,发现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极小的字:
**“下一个故事,在哈尔滨。B-7仓库,钥匙藏于旧琴盒底。”**
她怔住了。
哈尔滨?那里有一家六十年代关闭的精神病康复中心,曾收治过大量“思想异常”的知识分子。她曾在资料中看到过它的照片??红砖建筑,门前种着两排松树。
B-7……难道真是那个地方?
她握紧手中的花瓣,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在体内苏醒。这不是结束,而是一场更大旅程的开始。
她回到屋内,打开保险柜,将蓝布碎片、胶卷、信件原件一一收好。然后取出一个空白笔记本,封面上贴了一张佩佩年轻时的照片,旁边用工整的字写上:
**《沉默者档案》**
她翻开第一页,提笔写下:
“本档案始于1958年4月27日,止于未知。
收录对象:所有因爱获罪、因真受罚、因诚蒙羞之人。
编撰原则:不删改,不美化,不回避。
愿此书成为一座桥,连接生者与死者,沉默者与倾听者,过去与未来。
主编:林婉儿
协作者:未知编号0427成员”
写完,她合上本子,轻轻放在佩佩送她的红墨水钢笔旁。
翌日清晨,她收拾行李,订了去哈尔滨的火车票。临行前,她在门框上方钉了一个小木盒,贴上标签:“若有信来,请放入此盒。”
她最后看了一眼这住了半辈子的小院。槐树依旧,野花照常开放,露珠滚落,一如三十年前那个邮差初至的早晨。
她转身离去,脚步坚定。
而在千里之外的成都,一家养老院的病房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护士正艰难地抬起手,将一张泛黄的照片塞进枕头下。照片上,两个年轻女孩站在槐树下微笑。她喃喃道:
“佩佩,我做到了……她出发了。”
窗外,春雨淅沥,打湿了窗台上的药瓶。瓶身标签早已褪色,依稀可见几个字:
**镇静剂?配方编号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