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婉儿,我看了你的纪录片。”她的声音依旧苍老,却带着一丝欣慰,“谢谢你,替我说出了那些话。”
“不,是您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历史,不只是胜利者的记录,而是每一个在黑暗中挣扎过的人的回声。”
“你还记得我信里说的那句话吗?”王素芬轻声问道。
“哪一句?”
“他说,林黛玉死了,但她的灵魂还在。我的身体可以倒下,但我的思想不会消失。”
林婉儿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说道:“我会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会让他们的灵魂,永远活着。”
“谢谢你,婉儿。”王素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你让我知道,他没有被遗忘。”
电话挂断后,林婉儿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月亮。她想起李文轩日记中的那句话:
“我愿以我之死,换取她的自由。愿她能活着,带着我们的信念,继续前行。”
她轻轻闭上眼睛,心中默念:
“我愿做那团火的守护者,让它永不熄灭。”
窗外,风轻轻吹过,槐花依旧在飘落。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还有更多未被讲述的故事。而林婉儿,将继续前行,用她的笔,用她的镜头,守护那团永不熄灭的火。
林婉儿坐在茶馆的角落,手中握着那封信,目光透过窗棂,落在街边的槐花上。风起时,花瓣如雪,纷纷扬扬地落在青石板上,仿佛时光也在悄然飘落。
她将信小心翼翼地收起,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她的笔下,不只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段被尘封的记忆,一段用血与泪写下的历史。
“王素芬,一个被时代裹挟的女性,一个在爱与忠诚之间挣扎的灵魂。她曾是李文轩最信任的人,也是他最后的守护者。”
她停顿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李文轩临终前的场景。他是否曾后悔?是否曾在那一刻,感到孤独?
她继续写道:“李文轩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但他选择以一种最安静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不是逃避,而是成全。他用生命,换取了王素芬的自由。”
窗外的风更大了些,吹动了她放在桌上的笔记本。她轻轻按住纸页,仿佛怕那些文字被风吹散。
她想起杨淑华曾说过:“诗,是我们最后的自由。”而李文轩,用死亡,成全了另一个人的自由。
她的眼眶湿润了。这不是她第一次面对死亡,但这一次,她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
几天后,她带着摄像机,再次走进了那间老茶馆。她知道,这将是一部不同于以往的纪录片。它不再只是关于那个时代女性知识分子的坚韧与智慧,而是关于一个人,在命运面前的选择。
她邀请了几位当年与李文轩、王素芬有过交集的老人,坐在茶馆的长桌旁,开始讲述那段尘封的往事。
“我记得王老师。”一位名叫赵美兰的老人缓缓开口,“她总是很安静,很少说话。但她的目光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悲伤。”
“有一次,她带我们读《诗经》,念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她突然停了下来,眼眶红了。我们都不敢出声,只能静静地坐着。”
“那天晚上,我偷偷去找她,问她为什么难过。她只说了一句:‘有些人,注定不能在一起,但他们的灵魂,会永远相伴。’”
林婉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