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笑着拍了拍他的胖脑袋,把在军区里发生的事跟他详细的说了一遍,这个事儿不用保密,本身就是在给中调局立威,他最后说道,
“这件事儿在东山省的时候,我就曾经想过,咱们中调局就是要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管别人不敢管的事情,
苏玉宝也算是倒霉,两次都拿咱们中调局不当回事儿,不收拾他收拾谁?”
孙谦挠挠脑袋,
“老大,如果那一天苏玉宝的媳妇儿没有及时来到,你的枪会打偏吗?”
大宝摇了摇头,
“不会!我那天是真的......
林淑芬站在办公室的窗边,望着北京初冬的天空,灰蒙蒙的云层压得很低,仿佛要将整个城市压进沉默里。她刚从一场闭门会议回来,会议的气氛压抑而紧张。几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与她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没有直接批评她的纪录片和书籍,但语气中透露出的警告,她听得一清二楚。
“有些历史,不适合再翻出来。”
“有些真相,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面对。”
她没有回应,只是平静地点头,但心里却更加坚定。
她知道,自己已经触碰到了某些人的底线。
回到办公室后,她翻开阮文忠的手稿,继续整理那些尚未公开的采访记录。她知道,自己不能停下,也不能退缩。阮文忠和李明远用生命记录下的真相,不应该被埋葬在时间的尘埃中。
她开始着手撰写第四部纪录片的脚本,这次的主题是“沉默的见证者IV:战地记者的遗产”。
她希望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对阮文忠和李明远的纪念,更是对整个战地记者群体的致敬。她想探讨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战地记者的遗产,究竟是什么?他们留下的影像和文字,真的能改变世界吗?还是只是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冲刷得无声无息?
她开始联系更多曾在东南亚战地工作的记者,包括一些已经退休的老记者,也包括仍在前线报道的年轻记者。她希望这部纪录片能跨越时代,展现战地记者这一职业的延续性与使命感。
在采访中,她听到了许多令人心碎的故事。
一位曾在柬埔寨工作的法国摄影师告诉她:“我拍下了成千上万张照片,但没有一张能阻止战争。”
一位曾在越南前线报道的美国记者说:“我们以为自己在记录历史,其实我们只是历史的囚徒。”
还有一位曾在红色高棉统治下幸存的柬埔寨老人,握着她的手说:“你愿意听我说话,我已经很感激了。很多人已经忘了我们曾经的苦难。”
这些话,深深震撼了她。
她开始剪辑纪录片,将这些采访片段与阮文忠和李明远的照片、手稿、录音结合在一起。她亲自配音,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讲述他们的故事。
当纪录片完成的那一刻,她坐在剪辑室里,久久没有起身。她知道,这部纪录片将再次引发争议,甚至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但她也知道,这是她必须完成的使命。
纪录片正式播出那天,她坐在家中,打开电脑,看着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如潮水般涌来。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