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不免思绪涌动。昨日商队进城的路线,走的是西水门那边,货船直达内城的汴水码头。
虽然也见到了东京城内大兴土木的场面,但与眼前龙津街市的景象却截然不同。
所有建筑布局规整,仿佛被无形的线丈量过。精密的规划、巧妙的构思,都远超她的想象。
李二娘心中惊叹,原来街市还能这般营建,若真等到完工之后,龙津桥一带又该是何等的盛况?
众人停驻片刻,又继续向前行去。
李奕一边走,一边介绍道:“此番营建,非独为朝廷门面,更为开商贸繁华之路。罗城也将会实行全新的管理制度,坊的建制依旧保留,但不再以坊墙相隔。”
“坊之下以厢划分,而厢之下又有社、街、市同等并列。社可看作居住区,街则是商业区,市主为大宗贸易。社、街又互为补充,以方便百姓日常采购。”
“罗城内的耕种田地、柴灶作坊,也会尽量集中在一起,畜禽养殖、活畜宰杀同样加以限制,农工、街社、市集等各分其责,务求从根本上杜绝杂乱无章、人畜混居的弊端。”
“当然,这些只是长远的规划设想,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完成。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事也要一件一件办,总会有翻天覆地的那一日。”
说到这,李奕长舒一口气,望着周围忙碌的景象,心中不由得升起几分成就感。
除了上战场砍人之外,起码自己在别的方面,也为这个时代的发展,做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
李奕收敛思绪,继续领着李家兄妹向前,直至走了一两百米过后,平整光滑的水泥路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夯土路面。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述,忍不住开口问道:“李将军,这后面的路为何不用水泥了?”
李奕摇头笑道:“并非不用,而是用不起。暂时只能修得起龙津桥两侧这近百丈的水泥路面。而且水泥的原材料也不够了,要不是赶上朝廷大肆扩建京城,调集了周边数十个州县的人力物料,怕是连建造高楼的水泥材料都凑不齐。”
“不过途径龙津桥的商旅百姓,也看不到这么远的地方,只要目光所及能铺上水泥倒是够了。”
说罢,他用开玩笑似的语气自嘲道,“其实我倒想把整个东京城内都铺上水泥,百姓们就不用再忍受土路的泥泞难行了。可惜如今就算掏空国库也远远做不到,只能指望后人们去达成这个壮举了吧!”
李二娘闻言,顿时掩嘴一笑,美眸光彩流转间,似有异样的神色闪过。只可惜被帷帽遮掩住,没有人能注意到她的风情。
李奕又道:“龙津街市规模初具,第一楼也近完工,但水泥之用,远不止于此。若假以时日,水泥等物的造价能被压下来,其背后的商机……想必不用在下多说,二娘子心中也自有计较。”
“奴家自然相信将军的本事与眼光……”李二娘唇边含笑,但话还未说完,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打断。
只见罗彦环面色凝重的急奔而来,快步走到了李奕身侧,俯首贴耳低语了数句。
刹那间,李奕脸上的笑意骤然凝固,转而变成一抹难以掩饰的焦急。
“赵普,你稍后送二娘子她们回去。”
李奕顾不得过多解释,只吩咐了随行的赵普一句,又向李家兄妹告罪一声,然后便火急火燎的带人离去。
……
回府的路上,李奕只觉心急如焚,恨不能立马飞回家里。
他本来想等李二娘兄妹逛过龙津街市之后,再带他们去城外瞧瞧那处自家的作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