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臣。
而李傕、郭汜呢?
他们是匪!
他们远比董卓更凶残暴虐,肆无忌惮,本就是亡命之徒的他们,又哪里会有所顾忌呢?
多少次险死还生,又有多少次,李、郭二人是真狂妄到要杀了自己,亦或是杀了皇后,杀了皇亲,杀了自己最后的身边人?
现今之大汉朝廷,所以沦落至此,便是兴汉义士前赴后继,为这二贼所害。
整整四年啊!
长安宛如一座地狱,让自己奋不顾身也要逃离。
在那暗无天日,甚至不知道自己这个天子,夜里闭上眼,天亮还能不能看见太阳的日子里。
正是贾先生。
每当李、郭发疯,肆虐朝野之时,总是贾先生那微微发福的身影,手无缚鸡之力,却挡在自己身前。
汉臣不行、忠臣不行、小人也不行!
在那两个愚蠢粗鄙,不讲道理的亡命徒面前,只有贾先生能劝他们放下刀剑。
在那暴虐无道,兵灾肆虐的长安治下,也只有贾先生的政令,能给天下万民一线喘息之机。
真奇怪呐!
明明是他,献了计策,使李傕郭汜兵进长安,理应是朕深恨欲除之人。
可也正是他,是朕在那长安地狱里,唯一能依靠保全之人。
国舅董承?李郭鼎盛之时,他麾下那点兵马,连他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护不住,又何谈护持于朕?
太尉杨彪?劫天子,质公卿,长安大乱之时,尔等群臣除了夜哭到明,还能做什么呢?
唯有贾先生,几次问计解危局,连夜献计出长安,才有今日之东归。
当年朕不过十岁稚童处深宫,常想依靠先生,每每问计于近前,也曾质问他为何要助纣为虐,使李、郭二贼入主长安。
那时先生之神态语气,朕至今犹记,跃然手中金册之上。
先生顿首而拜,答曰:
【臣德薄才微,未有匡扶天地之能,再续社稷之志。
今万民之所求,不过苟全性命于乱世,万民如此,臣亦如此。
自保之余,稍助陛下一二,臣.已经尽力。
天命更易,孰能改之?
汉统失辉,谁以继之?】
天命更易,孰能改之?
汉统失辉,谁以继之?
再次看见这十六个字,刘协已明先生之意。
满纸夸耀袁公言,尽是无奈涕泪书。
他知道的,先生所求很少的,不过自保求活,在这之外,尽力而已。
这一刻,刘协眼前那位曾数次站在自己身前的先生,仿佛正朝自己顿首而拜,缓缓告退。
“天命更易,孰能改之?
汉统失辉,谁以继之?”
刘协喃喃自语,举目望天,只见幽幽宫墙,终不见日!
他仰首而笑,起身猛的将方才斫几案的天子剑,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