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目光,黄忠满心纠结,张口欲言又止。
也没等他开口,面前之人那阴沉的脸色乍然一变,如云开雨霁,似天日之表。
他朗声而笑,“不过黄将军有一句话说对了,术确实是个仁德的人。
而今日也用不着你降我。”
他说着,抬手唤来诸葛瑾,道了句:“念!”
诸葛瑾会意,当即捧着一份诏书宣读:
【朕以眇眇之身,承高祖之业,临御四海。
本可与天下臣民共享太平,奈何董卓死后,李郭生乱,李郭灭亡,又有国贼曹操,包藏祸心。
其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把持朝野,号令诸侯,纵兵肆虐,残民害物,致使生民涂炭,汉室衰微。
每念及此,朕痛心疾首,夙夜忧叹!
近闻长沙黄忠,武艺高强,忠义过人。
大将军术荐之曰:忠之勇略,不下古人。
今大将军麾下大将纪灵,受命于危难之间,阻敌于陈国之外,时刻欲与曹贼决死而战。
朕遂依从大将军摄令,加黄忠为平北将军,望卿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即刻奔赴陈国,同纪灵将军共抗曹贼,共克时艰。
破曹之日,朕当裂土封侯,以酬卿之忠勇!如有迁延观望,逗留不进者,国法具在,决不轻饶!
匡扶汉室,仰赖诸卿,望尔等勠力同心,朕于洛阳翘首而望。】
诏书念毕,黄忠茫然四顾,不知所措。
袁术打量着他,轻声而笑,“陛下有诏,平北将军,还不领旨谢恩。”
“可这.”
黄忠想说这玩意摆明了是矫诏,演都不演了是吧?陛下远在洛阳,怎么能听你袁术的举荐?
然而没等他迟疑,袁术已冷声斥问:
“黄忠,汝是汉臣?还是他刘表之臣?你是汉将,还是他刘表之私兵?”
“自是汉臣,自是汉将!”
“那现今天子诏书在此,传国玉玺为证。
术更是陛下亲封之大将军,有总督天下兵马之权。
今国贼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僭越之心,昭然若揭,不臣之念,路人皆知。
陛下特传此诏,术亲发调令,征汝往陈国,以兴北伐之志,救天子于水火之中。
此所谓降汉不降袁也,而今你还在迟疑,莫非是要抗旨不遵,为他一己之私,置家国大义于不顾。”
黄忠:“.”
袁公,您跟曹操百步笑五十步的,还有脸说人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不过黄忠眼下还真被袁术这番话说的有些无所适从,他本来是不打算投降的,可现在人袁术也没让他投降啊?
袁公直接发天子诏与大将军令,命他去陈国前线讨伐国贼。
他这根本没给自己拒绝投降的机会,拒绝之后直接是于国不忠,抗旨不遵。
再念及袁术此前言说自己错看了他,与满城百姓相胁之语。
他久在长沙驻守,与当地百姓岂能没有感情,黄忠清楚的知道,若袁术一味威胁相逼,他也只能无奈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