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安过得辛苦又心累,睡不好觉,还见不到前前!
现在更是要提前上差!
霍幼安绷着一张俊脸,吓得来请他的副指挥使大气也不敢出。
但霍幼安再不高兴也乖乖去上差了,倒也不是他要忠君尽职,主要是霍老将军真的会打人。
临行前,霍老夫人殷殷叮嘱一定要把十二那天空出来——白家要上门拜年!
按例,本该是霍幼安去白家拜年的,但霍幼安有母孝,白前又有夫孝,便改做了白院判携家人来给霍老将军拜年,对外权称是同僚之间的往来。
原本白家定了十二拜年,还不知道十二就要开始元宵灯会。
但现在也好,正好晚上两个小人儿可以一起去赏灯!
和前前一起去看灯会!
霍幼安终于来了点劲头,那必须要去上差,不能让一个宵小逃过他的眼睛,造成混乱,扰了前前的兴致。
更不能像那次他陪前前去看杂耍,出了人命案不说,还叫前前崴了脚!
霍指挥使前所未有的的敬业,将整个东城的角角落落都清扫了一遍,绝对不放过任何隐患!
到了十二这天,他早早起了床,梳洗打扮妥当,就去给霍老将军和霍老夫人请安。
霍老夫人一见他就笑眯眯打趣道,“哟,醒哥儿今儿穿得俊呀!”
霍幼安还在孝中,除了上差必须穿官袍,其他时候都着白。
今天,他穿了件象牙色的圆领袍子。
别无花纹,只在袍角处绣了几片碧绿的荷叶,两尾朱红的小鱼,显得他清俊挺秀如亭亭碧荷。
霍幼安双眼发亮,“真的?茹娘说要我穿这个,她特意为今天做的”。
前前最喜欢看他穿得俊俏漂亮了!
“茹娘的眼光很好,来人,送一吊钱去给茹娘”。
茹娘就是霍幼安向祺郡王要的那个擅长针线的丫鬟。
霍老夫人笑眯眯再次肯定,“你未来的岳丈、岳母看了肯定也喜欢!
这么俊俏的小郎君,谁不想带回家做女婿去!”
霍幼安整张脸都亮了起来。
霍老将军,“……”
简直没眼看!
祖孙三人一起用了朝食,霍老夫人看着时间还早,带着霍幼安去看止戈院。
止戈院是霍家历代世子及夫人所居,孔氏死后就空了下来。
孔氏的热孝期过后,霍老夫人就将她从娘家带来的仆妇全部送了回去。
她生前用的东西也全部给她做了陪葬,连她生前种的花花草草都移栽到了她坟头。
整个止戈院空荡荡的,除了房屋亭台和一座假山,还有一株第一代镇国公栽下的橡树,半点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霍老夫人领着霍幼安不紧不慢地走着,这里本该是她乖孙的。
却因着他母亲的偏心,她乖孙到现在都没有仔细走过一遍。
“等你出了母孝,你祖父就会为你请封世子,最多半年,我们就把前前迎进门。
止戈院的家具肯定都是白家来量尺寸定做,其他的,现在就可以慢慢地准备起来了。
花啊树的,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长起来的”。
霍老夫人生怕自家孙子嘴笨,讨不了女孩儿喜欢,手把手地教他。
“待会前前来了,白院判和白夫人肯定会让你们两个小人儿自个儿去逛。
你就带前前来这儿走走,问她喜欢怎么布置。
我在前花园摆了个长桌纸笔,如果能叫她画个草图出来就更好了”。
霍幼安认真点头,霍老夫人瞧着就欢喜起来,还有点心酸。
她的乖孙要置业成家了,可惜,她的儿子却是看不到了。
“你大哥不中用了,你又这般本事,你祖父总想着你能接过镇西军的担子,重现镇国公府当年的荣光。
你不必理他,我们霍家死在战场上的男儿太多了,已经够了。
你若是再有半点闪失,就是不给我老太婆活路!”
霍老夫人说到后来已是言神俱厉,霍幼安后退半步,长揖过膝,“祖母放心,孙儿一定不会逞强斗勇”。
别说镇西军了,要是前前同意,他连京城都不想待了,累。
霍老夫人见他神情不似作伪,微微放了心。
祖孙俩便又继续往里走,待到看完整个止戈院,正好白家人到了,同来的还有唐知味。
霍幼安亲迎到了霍府大门外,一番见礼寒暄过后,白夫人笑吟吟叫了霍幼安上前,送上见面礼。
自从收到那两间铺子的契纸,白夫人现在看霍幼安,更是上看下看,看哪里都满意。
当初的许状元就算不喜欢杀人,也比不上霍二爷!
这满京城,不,满大萧,她就找不出一个比霍二爷更称心如意的女婿!
唐状元也比不上!
白夫人越看越满意,只恨那孔氏不懂事,好好地,说自绝就自绝,耽误了儿子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