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一款款,每一条都切中要害,每一个字都打在峰牌最痛的地方。
这些东西,仅仅是凭借报纸上的新闻和一些公开信息分析出来的?
李子明翻到最后一页,那是一张手绘的组织结构图。一个清晰的、现代化的公司管理架构。总经理之下,设立生产、销售、市场、财务、行政人事五大部门,各部门的职能划分得清清楚楚。
他抬起头,重新审视面前这个穿着旧汗衫的男人。
这哪里是一个失败者,这分明是一个怀里揣着屠龙刀,却被困在柴米油盐里的人。
“你……”李子明的声音有些干涩。
“没什么好奇怪的。”林建国坐回椅子上,重新给自己倒了杯水,“你们在糖酒会闹出那么大动静,京城的报纸都有报道。我闲着也是闲着,就当做个案例分析了。”
他的口气很平淡,平淡得让李子M感到一阵心惊。
“林先生。”李子明把报告合上,郑重地放在桌上,“我来,不是请你做个顾问。我是来请总经理的。”
他站起来,对着林建国,微微弯下了腰。
“峰牌的日常运营,我全权交给你。生产、销售、财务、人事,所有部门,全部向你汇报。”
“你做什么?”林建国问。
“我只做两件事。第一,定我们这艘船往哪开的大方向。第二,决定用谁来当大副和水手长。”
李子明直起腰,“换句话说,除了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各部门负责人的最终任免权,其他的一切,你说了算。包括我,也包括我那两个兄弟,都必须执行你的决定。”
办公室里陷入了寂静。
林建国看着李子明,看了很久。
“你就不怕我把你的厂子拆了卖了?”
“你要是真有那本事,我认了。”李子明说,“至少比看着它自己乱死要强。”
林建国突然笑了。
“你这个老板,有点意思。”他拿起桌上一瓶东方新茶,拧开,喝了一口,“茶不错。”
他又把那份报告拿了回去,翻到最后一页的组织结构图。
他拿起笔,在“销售部”和“生产部”两个方框
赵大刚。
张援朝。
然后,他把笔递给李子明。
“我的任命书,你来写。”
李子明接过笔,在那张图最顶端的“总经理”方框里,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三个字:林建国。
“我什么时候上任?”林建国问。
“现在。”
“好。”林建过站起身,“上任第一件事,我要去海城,看看厂子。另外,给我一间独立的办公室,配一部能打长途的电话。还有,让你们的王会计,把厂里所有的账本都准备好。”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
“我要烧三把火。第一把火,就从账本开始。”
林建国上任的第一天,峰牌食品厂的空气里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没有欢迎会,没有就职演说。他就那么穿着一身半旧的中山装,准时出现在了厂长办公室。
下午,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包括赵大刚和张援朝,都被叫到了会议室。所有人都以为新官上任总要说点场面话,立个威什么的。
林建国什么都没说。
他只是让自己的临时助理,一个刚从大学分来的文静女青年,给在座的每人发了一张纸。
那是一张表格,标题是“生产销售数据日报表”。
赵大刚拿起来扫了一眼,脸上的肌肉就抽动了一下。表格密密麻麻,要求填的东西细到了离谱。销售部这边,不仅要填当天的出货量、回款额,还要填意向客户的电话数量、老客户的投诉类别、每个销售员的拜访次数。
他抬头看向生产部那边的张援朝,老张的脸色也不好看。生产报表要求填每个班次的产量、废品率、原料消耗量、机器停机时间,甚至要求精确到分钟。
“这他妈什么玩意儿?”赵大刚把报表拍在桌上,一点没收着劲,“这是让我们卖货还是让我们写报告?我哪有功夫记这些屁事!”
张援朝闷着头不说话,只是把那张纸翻来覆去地看,最后把它放到了一边,显然也没打算当回事。
王会计扶了扶眼镜,仔细看着报表上的财务栏目,眉头越皱越紧。
林建国坐在主位上,对赵大刚的抱怨充耳不闻。他推了推自己的金丝眼镜,用一种不带任何情绪的调子说道:“这张报表,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九点开会前,必须交到我的办公室。数据要求绝对真实,不允许估算,不允许遗漏。”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圈表情各异的众人。
“这是我了解公司情况的第一步。谁交不上来,或者数据作假,后果自负。”
说完,他站起身,“散会。”
整个过程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