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见识了皇上的薄情与多情,见证了无数宠妃的兴衰更替。
她低眉沉思,轻声道:“娘娘所言极是,皇上之心,深不可测。
皇后此举,虽显情深意重,却也触动了皇上的逆鳞。
可……皇后毕竟曾是皇上心头的朱砂痣,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了吗?”
皇贵妃馨澜她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那轮孤冷的明月,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苍凉:“皇上心中,或许曾有过那么一丝温情,但在这权力的漩涡中,那点温情早已被消磨殆尽。
皇后以为,用皇嗣与家族的前途作为筹码,能换来一线生机,却不知,这恰恰是她最大的悲哀。
皇上需要的,是一个能与他并肩而立的皇后,而非一个为了私情不顾大局的女人。”
她转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嬿婉:“至于你说的青梅竹马之情,那不过是皇后自我安慰的幻想罢了。
在这宫廷,唯有利益永恒,情分不过是浮云。
你且看,这些年皇上对皇后的赏赐,除了那些例行公事般的年节之礼,可还有过什么特别的?他的心,早已被这无尽的权力欲望吞噬,哪里还容得下那些儿女情长。”
令嫔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
她回想起自己入宫以来的点点滴滴,确实未曾见过皇上对皇后有过什么特别的宠爱与关怀。
除了那些例行公事的赏赐之外,皇上似乎总是保持着一份难以捉摸的疏离与冷漠。
想到这里,她不禁低下了头,声音也变得有些颤抖:“娘娘说得是,皇上对皇后确实……确实没有过多的表示。”
令嫔闻言,心中一阵震颤,她低下头,默默消化着皇贵妃的话。
她知道,自己在这宫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学问要学。
只有不断地努力与成长,才能在这权力的游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馨澜提点令嫔之时,正值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精致的窗棂洒落在寝宫之内,给这金碧辉煌的空间镀上了一层柔和而温暖的光泽。
她端坐在绣有繁复花纹的锦垫上,面容温婉而庄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世事后的淡然与智慧。
“嬿婉,”
馨澜轻声唤道,声音柔和而富有磁性,仿佛能穿透人心中的迷雾,“皇上喜欢才华横溢的女子,这一点你可知晓?”
令嫔闻言,微微欠身行礼,脸上露出恭敬而谦逊的神色。
“臣妾知晓,只是臣妾才疏学浅,恐难以企及皇上之喜好。”
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却透露出几分不安与自卑。
馨澜轻轻一笑,那笑容仿佛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温暖而明媚。
“才疏学浅又何妨?谁生来便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学,去努力提升自己。”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与期许,仿佛是在为迷途中的羔羊指引方向。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皆是女子才情的体现。
你若能精通其中一样,便足以在皇上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馨澜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令嫔的心田,让她原本迷茫的心神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可是……臣妾愚钝,恐怕难以学会。”
令嫔的脸上露出几分犹豫与挣扎,似乎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
馨澜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那温暖而坚定的触感仿佛是在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力量。
“嬿婉,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与机会。
只要你愿意去学,去努力,便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信任,仿佛是在告诉令嫔:你,可以做到。
“而且,”
馨澜继续说道,“皇上喜欢的不仅仅是才情出众的女子,更是那些能够与他心灵相通、志趣相投的人。
你若能在才情上有所提升,再辅以真诚与善良,定能在皇上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令嫔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仿佛明白了皇贵妃话中的深意,“娘娘英明,那咱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皇贵妃轻轻一笑,目光转向窗外那盛开的花朵,它们绚烂而短暂,正如这后宫中的荣辱兴衰。
“咱们自是做好自己的事,守好本分。
皇后失势,这后宫中的各方势力都会重新洗牌,局势瞬息万变。
记住,枪打出头鸟,在这风口浪尖上,我们更要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令嫔再次福身行礼,“是,娘娘,臣妾定会小心谨慎,不辜负娘娘的教诲。”
正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前来通传,声音中带着几分敬畏,“启禀皇贵妃娘娘,皇上今晚翻了庆贵人的牌子。”
皇贵妃听闻此言,轻轻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来,这局势变得比想象中还要快。
令嫔,你且退下吧,本宫也要好好思量一番了。”
令嫔行礼告退,心中暗自揣摩着皇贵妃的话和皇上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