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思考(1 / 3)

皇贵妃馨澜,那位在紫禁城中步步为营、心思玲珑的女子,于晨光微露时分,轻轻拨弄着手中精致的玉如意,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得知身怀龙裔的继后如懿,因那不争气的弟弟触怒龙颜,最终与皇帝恩断义绝的消息后,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此刻,她正手执一盏精致的茶盏,轻轻吹拂着热气,茶香袅袅,与室内淡雅的熏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庄重的氛围。

忽闻门外传来轻盈的脚步声,紧接着,令嫔的身影便映入了她的眼帘。

令嫔,一身素雅宫装,面容清秀,举止端庄,眼中闪烁着对皇贵妃的敬畏与恭顺。

她缓缓步入殿内,行至皇贵妃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道:“臣妾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皇贵妃馨澜轻轻放下茶盏,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中既有对令嫔的满意,又似藏着几分深意。

“令嫔免礼。”

她的声音柔和而有力,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却又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你今日来得正好,本宫正有些话想与你说。”

令嫔闻言,心中微微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道是皇贵妃有何吩咐,便静静地等待着下文。

皇贵妃馨澜的目光在令嫔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缓缓开口,言语间带着几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智慧:“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今这宫中的嫔妃们,又有谁不是在以他人为镜,时刻警醒着自己呢?”

馨澜继续说道:“继后如懿,曾是何等的尊贵,母仪天下,万人之上。

可如今呢?却因为一个不争气的弟弟,与皇上决裂,落得个凄凉下场。

这岂不是给咱们这些嫔妃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皇贵妃轻轻一笑,继续说道:“瞧瞧如今的继后如懿,她本是天之骄女,却因一个不争气的弟弟,与皇上闹得如此僵。

这岂不是告诉我们,身为后宫之人,不仅要自身行得正、坐得端,更要懂得如何约束家族,不让亲人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吗?”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仿佛是在为如懿的遭遇感到惋惜,但更多的却是对这宫廷斗争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她的眼神在令嫔的脸上轻轻掠过,似乎在提醒着这位年轻的嫔妃,要时刻警醒自己,莫要走上前人的老路。

令嫔心中一凛,明白皇贵妃这是在借继后如懿之事提醒自己,要时刻警醒,不可让家族之事牵连到自己。

她连忙点头应承:“皇贵妃教训的是,臣妾定当铭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也约束好家族中人。”

馨澜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深意,仿佛是对这宫廷中的权力游戏早已了然于胸。

她轻启朱唇,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其实皇上已经够护着如懿了。

如懿那亲弟弟谋害靖国公,证据确凿,按律当斩,本是死罪难逃。

但皇上却一直未曾下令三司会审,只是将他囚禁起来,这其中的意思,你我皆是心知肚明。”

她轻轻抚了抚衣袖,指尖滑过细腻的绸缎,如同在梳理这复杂的宫廷脉络:“只要如懿能平安生下皇子,皇上便打着为嫡子祈福的幌子,想要饶她弟弟一命。

这手段,可真是高明啊,既显示了皇上的宽宏大量,又保全了皇嗣的颜面。

本宫和靖国公又能如何呢?面对这至高无上的皇权,我们即便是心有不甘,也只能乖乖的咽下那口气,将这苦水往肚子里咽。”

说到此处,馨澜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与愤懑,但随即又被深深的隐藏起来,仿佛从未有过波澜。

她深知,在这宫廷之中,权力和地位才是一切。

而她和靖国公,即便心中再有不甘,也只能选择隐忍,将这仇恨化作深宫中的一缕青烟。

然而,咱们的这位皇后娘娘如懿,却偏偏不谙此宫廷生存之道。

在那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皇室宗亲、满朝文武齐聚一堂,本应是一片肃穆庄严之景,却因她的一时冲动而变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她,竟以一介女子之躯,挺着日渐隆起的腹部,将那关乎亲弟弟生死之事,堂而皇之地摆在了众人面前,以此作为筹码,只为换取那犯下滔天大罪的亲弟弟一条性命。

此举一出,满座皆惊。

有人摇头叹息,有人暗自窃喜,更多的人则是在心中暗自揣度这背后的深意与可能的后果。

而馨澜,作为这宫中资历深厚的皇贵妃,更是心中五味杂陈,暗自感叹不已。

“这如懿啊,”

馨澜心中暗叹,声音低沉而充满无奈,“可真是被那所谓的情义冲昏了头脑,全然不顾这宫廷中的生存法则。

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之中,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她如此行事,又怎能在这深宫之中立足呢?”

令嫔,名唤嬿婉,闻言更是神色复杂。

她入宫多年

最新小说: 日月与卿 长夜贪欢[破镜重圆] 七零夜校女教师 错把恐怖游戏当恋综一不小心封神 [足球]我来救火的 铲平西游路 温柔团长了解一下[网游] BOSS出逃[无限] 你人设崩了 陛下养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