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请你托梦。
真是: 淌不完的眼泪如泉水涌, 剪不断的情缘如山瀑布。
难行走的人生如荆棘路, 品不尽的生活如黄连苦。
熬不尽的时间如日复出, 喝不干的岁月如水长流。
砸不碎的思念如神牵魂, 问不应的过去如石沉土。
理不清的家事如索缠身, 摆不脱的困苦如饥饿肚。
摸不着的幸福如云中月, 填不满的情感如深山沟。
盼不来的希望如云飘浮, 猜不透的人心如绕山雾。
农谚道:麦黄糜黄,绣女下床。意思就是,赶着时节收获很重要,在家的绣女,也要投入到收获中去。辛苦一年的劳作,就得及时收回来。打碾后,收到自己的粮囤里,才算收回。如果失了时机,麦秆干枯后,麦粒就会炸壳脱落,或被大风刮,冰雹打,就会落到地里,让人颗粒不收。或遇阴雨连绵,麦粒在麦穗上发霉或发芽,也会让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所以,在收割季节,庄稼人都是抢着收,发动所有的力量,不能误了时机,粮食可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呀。
互助组成年男女劳力,都集中在一起,那片地里麦子黄了,便集中收割,体现了人多力量大的特点。男女有别,在组长的指挥下,自然分开男女两队。男人们按照自己的实力,一字形排开,在相同点起点开始动手。这集体干活的庄稼汉,没有一个偷懒耍奸,只有鼓起劲来全力以赴,生怕落于人后,没人想当懦夫,被人指责和嘲笑。
尽管大家都很努力,必定还有差别,一些力大,技能好的快手,一马当先,把手脚稍慢点的人,远远的抛在身后,前边的人,就像给后边的人们,树上标杆一样。后边的人,汗水流进眼里,也顾不上擦一把,只有奋起直追。他们各个汗流浃背,却没有一个人说苦叫累,反而有点收获的喜乐,那是一副既紧张,又热烈,很活跃的收获场景,不一会,黄灿灿的麦子,就被割倒一大片。
女人们也不输于男人,同样卖力,在另一片地里,摆开长阵,挥动镰刀,各显其能。
真是: 烈日炎炎当头照,田间割麦人如潮。
波波麦浪朝前滚,浪过麦倒丰收到。
金珠也自然参与到这个行列中,从小到大,金珠没割过麦子,在娘家,只是给麦客提过水,在婆家,也是帮忙给麦客做过饭,今天,她要亲自拿起了镰刀割麦。
自从和张良婚事说定,金珠家外围的事,都是由张良给摆平的,家里也有张良的母亲李翠兰,时常来帮忙,倒是让金珠少了许多麻烦。
要收麦了,张良给金珠准备好了镰刀,问道:“割麦是三折窝在一起干活,很辛苦,你没干过,行吗?别没割下麦子,镰刀却割在自己的手上或腿上。”他对金珠割麦,有点担心,因为自己小时候,去割草,劲使得太大,镰刀割在自己的腿上,留下二寸多长的伤疤。
金珠瞪了张良一眼说:“我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我看别人割麦很轻松,挥着镰刀就能割。再说,我是个大人,又不是小孩,麦都割不了,哪还能干啥活?”这收麦时节,金珠觉得自己不去,也说不过去,只能硬着头皮上。
张良又说道:“你看别人干的轻松,那是人家干习惯了,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割麦时,你右手握紧镰刀,用镰刀把麦子拉过来,用左手抓着麦子,镰刀放低点,往回拉,别拉过头,自己腿离远点,千万不能伤了腿,我小时候就受过这个罪。”
金珠笑着说:“不用你教,看着就会,别人能干,我就能干,啥事都不是学会的嘛。”
真是: 看着别人很轻巧,实则很累都拼搏。
庄稼汉里没懒惰,出力流汗换成果。
张良笑了笑说:“那你就小心点,开始就不要着急,慢慢来。去地里,别忘了提罐水,割麦子,那可是出力流汗的活,不补水身体就受不了。”
到了地头,金珠看见别人干的起劲,她就站在最后一个位置,开始割麦子。真是看起来容易,干起来难,尽管镰刀很锋利,在她手里,似乎钝了许多,不是拉不动,就是抡过头,幸亏张良提醒,她的腿站的很远,才避免了砍在腿上的可能。看着别人割到远处,自己无论多拼命,就是追不上,还显得手忙脚乱。没多一会,就感到手疼,结果看时,手心已起了血泡。没办法,只好从毛巾上撤下一寸宽的布条,缠在手上继续干,别人都在拼命干,自己也不能当逃兵,让人看不起。
前边的人,一趟出去赶到了地头,停下休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