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何凝雪在工作室见到了顾知行。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鼻梁上架着细边眼镜,整个人透着一股书卷气。
“何总,不如我们先去现场看看。”顾知行没有急于展示方案,而是带着她走进纵横交错的里弄。
他指着斑驳的山花墙和石库门娓娓道来:“这片街区最珍贵的是生活脉络。强行推平重建,等于抽掉了它的魂。”
何凝雪挑眉:“你的意思是保留?”
“渐进式更新。”顾知行在一处弄堂口站定,“保留建筑风貌,改善内部设施,引入契合的新业态。让老居民留下来,新商业活起来。”
这个思路与何凝雪熟悉的快周转模式截然不同。她沉吟片刻:“做个初步方案看看。”
方案讨论会上,矛盾很快显现。何凝雪的团队拿出追求容积率的方案,建议拆除部分老建筑。顾知行直接否决:“这样会破坏街区肌理。”
“顾工,商业项目要考虑效益。”何凝雪忍不住说。
顾知行看向她,目光沉静:“何总,好的商业项目应该能成为城市记忆。我不反对盈利,但反对短视。”
会后,何凝雪留下他:“你是不是觉得商人唯利是图?”
顾知行笑了笑:“我父亲在规划设计院工作了一辈子。他常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我只是希望这个项目几十年后还能被记住。”
这话让何凝雪怔了怔。
项目推进过程中,两人频繁接触。
何凝雪发现这个看似文弱的建筑师,在专业上有种不容妥协的执着。
一次为了保留一棵老槐树,他连夜修改方案,硬是在寸土寸金的地块里腾出了空间。
“这棵树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值得。”他说。
何凝雪渐渐被这种情怀打动。
她开始理解,为什么顾知行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有些坚持,确实与钱无关。
何凝雪很少在一个地方待那么久,这一异常直接被小满关注到了,然后小满就知道了顾知行这个人。
接着就是一通背景调查。
顾知行,30岁,出身四九城建筑世家,祖父是知名建筑师,父亲任职于市规划设计院。
清华建筑系毕业,后赴美攻读城市规划硕士。毕业后在美国一家知名事务所工作两年,参与过大型社区规划。
91年受南方某特区邀请,回国担任城市规划局顾问,因理念超前与地方实际有冲突,半年后辞职。
与朋友合伙成立设计工作室,专注于既有街区改造和可持续建筑实践。
当这份资料送到小满手里后,小满拿着就去找了何雨柱。
何雨柱看过后直接道:“媳妇这事我就不插手了,我怕搞成雨水那样,到时候闺女还不得恨死我。”
“呵呵,还有你怕的时候?”
“是啊,我是真怕小棉袄漏风了。”
“那行,我让人去看看这人的人品怎么样。”
“别做得太明显,咱家闺女可精着呢。”
“我知道。”
何雨柱给小满出了个主意,那就是皇城根的四合院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