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市,锦江大酒店。”
周正的声音带着凝重。
“我们的人看到,鑫茂集团的老板陈鑫,亲自在酒店门口迎接。”
“给他开的,是顶楼的总统套房。”
……
考斯特的车尾灯在夜色中彻底消失。
白凯旋站在县政府大楼的台阶上,晚风吹过,他却感觉不到凉意。
一股火从胸口烧到天灵盖,又从天灵盖凉回脚后跟。
他输了。
输得莫名其妙,输得一败涂地。
他精心布置的局,请来的省里领导,本是用来将赵海川一军的杀手锏。
结果,却成了赵海川的垫脚石,成了他展示政绩的舞台。
他甚至能想象到,王处长和陈鑫在锦江大酒店的总统套房里,会如何复盘今天的一切。
陈鑫会怎么看他?
一个连自己地盘都搞不定的废物?
白凯旋的手,攥成了拳头。
赵海川。
他默念着这个名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
第二天,荣阳县政府的电话就成了热线。
“喂,是荣阳县委办公室吗?”
“我们是清原县的,我们书记想带队过来,学习一下你们的农业补贴改革经验。”
“你好,我们是安平县的,想预约个时间,去你们开发区考察腾笼换鸟的模式。”
电话一个接一个。
周边的几个兄弟县市纷纷提出要来考察学习。
风向,彻底变了。
省里调研组前脚刚走,后脚荣阳经验就传遍了周围的地界。
谁都看得出来,荣阳这是要起势了。
赵海川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周正递上来的来访预约表,上面密密麻麻,排到了下周。
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学习交流。
这是站队。
是官场上最现实的表态。
以前,荣阳在市里不算冒头,大家相安无事。
现在,赵海川这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动静太大了。
省里的调研组来,没挑出毛病,反而灰溜溜地走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该往哪边靠。
“书记,怎么安排?”
常晓雯问。
“热情接待。”
赵海川语气平淡,“把我们的做法,原原本本告诉他们。”
他看向窗外,目光深远。
“具体工作,让马卫国和林风负责。”
“开发区那边,马卫国是总设计师,他来讲,有说服力。”
“农业改革,林风全程参与,情况最熟。”
“告诉他们,不要藏着掖着,人家真心来学,我们就真心教。”
“当然,核心的数据和一些不方便说的,自己把握好分寸。”
赵海川心里清楚,这既是展示政绩,更是拓展自己政治版图的绝佳机会。
官场之上,单打独斗走不远。
他需要盟友,需要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朋友圈。
今天你来我这里取经,明天我说话,你自然要掂量掂量分量。
这就是影响力。
……
市里,全市经济工作分析会。
气氛严肃。
各区县的一把手、二把手正襟危坐,笔记本摊开,笔握在手里。
市长杨振正在讲话,语气不快,但很有力。
“有些同志,抱着老黄历不放,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项目来了,不敢接;机遇来了,抓不住!”
杨振的目光扫过台下。
“但是,也有做得好的同志,做得好的地方!”
“比如说,荣阳县。”
唰!
全场的目光,几乎在同一时间,都聚焦到了赵海川身上。
赵海川面色平静,腰杆挺得笔直,只是专注地看着自己的笔记本。
但他的耳朵,却竖了起来。
“荣阳县最近在开发区搞的腾笼换鸟,我就觉得很好嘛!”
杨振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他连用了三个成语。
“拒绝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项目,哪怕投资额再大,也坚决说不!”
“这个魄力,值得肯定!”
“腾出宝贵的土地资源,引进了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实体企业。”
“我看了报表,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120天,效率很高!”
“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