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出场人物:
苏清商(女主,双生帝国女帝,冷静果决,掌控全局)
萧厉珩(男主,护国公,神秘腹黑,行动果决)
赵元朗(男,年轻御史,《民声录》编撰者,理想主义但不迂腐)
余九思(男,前太常寺乐工,毁喉后靠药线续声,执念极深)
柳扶风(男,清商班首席文案,苏清商心腹,机敏善谋)
周氏老仆(男,已故沈府旧人,现为城西棺材铺守夜人,沉默寡言,暗藏线索)
单元内作用:承接“火种入库”后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的局面,展现苏清商以“舆论战”反制阴谋的高阶手段——将一场潜在的宗教式复辟危机,转化为全民参与的“真相揭弊运动”,通过制度化表达渠道瓦解煽动基础,同时埋下对幕后真正BOSS的追查线索
情节:
(1)《民声录》头版出鞘
赵元朗连夜整理棺材铺所获黄纸残符与老仆口供,写成《乐祸考》一文,详述当年沈府以“音律净魂”为名,诱骗贫家孩童入地窖试炼“圣火共鸣体”,三人活活唱至心脉断裂。苏清商亲自审稿,删去所有渲染鬼神之说的词句,只保留时间、地点、证人、物证四要素,并命印刷坊加印千份,随“说书执照”一同发放。她在批注中写道:“不造神,只曝人;不传谣,只留据。”
(2)说书擂台变战场
三日后,各坊“说书执照”申领点人山人海。一名瘸腿老汉持竹签上台,颤抖着讲述自己妹妹曾被沈府乐监选中,“那晚听见她在唱一支没字的歌,第二天就没了呼吸”。话音未落,台下已有数人接腔,竟拼凑出当年失踪孩童的姓名与住址。柳扶风悄然记录,发现其中七人恰好对应北斗星位图中标记的“祭点”。苏清商在观政阁冷笑:“他们想用星象定命,我们便用人名破局。”
(3)余烬欲燃
余九思躲在巷角听完整场,喉间药管咯咯作响。他原以为百姓愚昧易控,岂料一旦开口,记忆如潮。当晚,他潜入废弃鼓楼,点燃青焰油,试图以残破《断魂调》片段引动集体悲鸣。岂料刚奏三音,数十名手持铜锣的巡防队破门而入——苏清商早令“疗音队”绘制“异常音波热力图”,全城监听高频共振点。余九思被捕时怒吼:“你们不懂!圣火能净化乱世!”萧厉珩站在阴影里淡淡道:“可百姓只想好好活着。”
(4)死人开庭
周氏老仆被请入镜湖别院作证。他首次开口,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沈砚大人说那是‘天选之音’,要用纯童之声唤醒古礼……可那些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纯?”他说完便跪地痛哭。苏清商未劝,只命人将他的供词录成唱片,在各大茶馆轮播。她知道,最锋利的刀,往往来自沉默已久的普通人。
(5)白纸黑字的权力
赵元朗提议将《乐祸考》呈报大理寺立案,苏清商却摇头:“官府若动,反倒坐实其‘朝堂秘辛’之名。”她另发告示:“凡提供沈府旧事线索者,可优先入选《天下民声集》录制名单。”此令一下,民间私藏的账册、药方、契约纷纷浮出水面,甚至有老婢交出当年沈夫人赏下的银簪,簪尾刻着“魂引一号”字样。柳扶风叹服:“您这是让万人执笔,共写一本罪状。”
(6)棋盘之外的手
萧厉珩彻查伪造联络名单流向,发现最终落入手握科举提名权的老尚书裴仲禹之子手中。更蹊跷的是,裴家近日频繁接触北境盐商,而那批青焰油的原料正是来自塞外禁运的“幽磷膏”。苏清商立于乐库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说书坊,低声道:“有人想借音律翻天,却不知……现在执笔的,是千千万万个不肯再闭嘴的人。”窗外,一名戴斗笠的女子悄然离去——正是曾出现在裴府墙外的盲女弟子,袖中紧攥一张写满密语的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