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看不懂,但大致思路明白了!
大帅!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林好看着那堆“宝贝”
,心里却有点打鼓。
这些东西,花了他一百多公斤黄金,真能值回票价?
陈博文似乎看出了林好的疑虑,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丝兴奋,也有一丝不确定:“大帅,东西…大部分应该是真的。
图纸是真图纸,机床…看着也像那么回事。
就是…有些地方,有点含糊,像是故意留了一手。”
他拿起一张柴油机图纸,指着一个零件的局部放大图,“你看这里,关键部位的尺寸和材料,都没标清楚。
还有这个,无线电图纸,加密算法只给了个大概框架,具体参数得自己摸索。”
“机床也是,有些关键部件磨损挺严重的,得大修才能用。”
一个老铁匠凑过来说。
林好眉头皱了起来:“这帮洋鬼子,真他娘的奸诈!”
李墨涵捻着胡须,慢悠悠地说:“大帅不必动怒。
蛮夷之技,学其皮毛即可。
我观这些图纸,虽有缺漏,但大体框架已在。
以大帅之神机妙算,陈博士之巧夺天工,再辅以我黑风寨上下之齐心协力,融会贯通,指日可待!”
林好嘴角抽了抽,心想这老秀才又开始“迪化”
了。
不过,话糙理不糙,东西都弄回来了,总不能扔了。
“老陈,这些图纸和设备,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了。”
林好拍拍陈博文的肩膀,“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只有一个要求,尽快把这些技术吃透,变成咱们自己的东西!”
陈博文重重地点头:“大帅放心!
我保证,就算啃硬骨头,也要把这些技术啃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黑风炼油厂”
都进入了“技术攻关”
的疯狂状态。
陈博文带着他的“土味工程师”
团队,没日没夜地泡在研究所里。
他们对着图纸,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琢磨,实在不行就拆开机床样品,对着实物逆推。
没有精密机床,他们就用土法机床凑合着干,手工打磨零件,用眼睛和卡尺一点点地校准精度。
钢材质量不行,他们就反复冶炼,调整配方,力求达到图纸上的强度要求。
化学药剂不够,他们就动群众,满山遍野地找替代品,甚至尝试用中草药和土法炼制的“秘方”
。
研究所里,整天叮叮当当响个不停,蒸汽机的轰鸣声,铁锤敲打声,还有工程师们争论和叫嚷声,汇成一片嘈杂的交响曲。
王大彪有时候会带着一帮士兵过来“参观学习”
,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机器零件和满是油污的图纸,他们一脸懵逼,完全看不懂。
“彪哥,你看懂了吗?这都是啥玩意儿?”
一个士兵挠着头问。
王大彪瞪了他一眼,粗声粗气地说:“看啥看!
大帅让咱们学,咱们就学!
看不懂也得看!
以后打仗,说不定就用得上这些洋玩意儿了!”
士兵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嘀咕,这些东西看起来,还不如他们的“大帅牌”
烧火棍实在。
时间一天天过去,土法研究所里的“土味仿制”
工作,进展缓慢而艰难。
柴油机图纸研究了半个月,连个像样的零件都没造出来。
机床倒是修修补补,勉强能用了,但精度实在不敢恭维。
无线电技术更是摸不着头脑,图纸上的电路图和符号,看得人眼花缭乱。
陈博文急得嘴角都起了泡,头也掉了一把。
他开始怀疑,花那么大代价换来的这些“技术”
,是不是真的能用?
这天,林好又来到研究所视察。
看到陈博文一脸愁容,就知道情况不太妙。
“怎么样,老陈?有进展吗?”
林好问。
陈博文叹了口气,指着一台半成品似的柴油机模型,无奈地说:“大帅,难啊!
这些洋鬼子的技术,看着简单,真要仿制起来,才知道有多复杂。
材料不行,工艺不行,设备也不行…好多东西,咱们根本造不出来!”
林好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陈博文这么说,心里还是有点失望。
“那…机床呢?能用吗?”
林好不死心地问。
“机床倒是能用,”
陈博文指着一台正在运转的旧车床,“但精度太差了,加工出来的零件,误差太大,装不到一起。”
“无线电呢?”
林好追问。
陈博文摇摇头:“无线电…更难。
图纸太笼统了,很多关键参数都没有。
我们试着组装了几台,连个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