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那外帑的权利将会再次膨胀,甚至能够压倒户部。
关键是,外帑是宫中的衙门,朝廷官员无法掌控,这对于张居正来说,风险有些大。
但要是让户部管理,张居正又担心,恐怕皇帝不会同意,毕竟这里面仍然有利可图。
万历早就做好了安排,兑换点当然不能由太监掌控,全国各地那么多地方,基本上每个县都需要安排,一个兑换点少说也要二十来个人,这得要多少太监才能够?
况且,太监这个群体有很大的局限性,可用,但不能放肆的用,要有一定的节制。
对于万历来讲,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那些宗室子弟。
首先,宗室子弟足够多,其次,宗室子弟好掌控。
明末的宗室数量很多,放任他们吃垮大明,还不如把他们利用起来,充当万历的爪牙。
在朝廷中枢,让宗室子弟担任吏员,掌控朝廷动向。
在地方上,让宗室子弟管理兑换点,同时充当耳目,监控地方。
地方上有任何风吹草动,万历即便不依靠驿站体系,文官体系,也能及时获知。
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用的好了,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万历还有一个伟大的想法,那就是建设链接天下的邮局体系,真正做到互通有无。
兑换点以后将会遍布每个县,将这些兑换点连接起来,自然而然的就是邮局。
时机成熟了,这些兑换点就会变成银行,变成邮局,变成递送物资的中转地。
随着商业的繁荣,势必会带来物流的发展。
而这些兑换点,自然就能发挥作用,带来大量就业。
“朕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先生不用担心。”
万历笑着说道。
这时候当然不能说明自己的想法,不然,谁知道张居正会不会胡思乱想。
“既然如此,那臣就先告退了。”
张居正说道。
“先生放心吧,朕,可不是那种祸国殃民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