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收入。
继续向百姓摊派,那是会出大乱子的。
官员们可以不在乎底层百姓的死活,但绝对无法坐视天下大乱。
“好了!”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税收减少,不是加税减税,别跑偏了议题。”
见气氛不对,首辅姜书翰开口打断道。
家乡父老的利益要考虑,可江山社稷也不能忽视。
朝廷要正常运转,离不开财政支撑。
只有白痴蠢货,才会认为所有的减税,都是好事。
此时提出减税,摆明是不怀好意。
税款降下去容易,再升上来,可就难了。
为了短期利益,影响江山社稷,那是典型的鼠目寸光。
一旦大虞崩溃,现在吃进去的,都得给吐出来。
主要是大虞对士大夫太好了,以至于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就本该享受特权。
当优待成为理所当然,势必会想要获得更多的特权。
哪怕牺牲国家利益,也在所不惜。
以往财政收入那么少,日子都能照样过。
在许多人的意识里,不认为大虞会因为财政收入减少而崩溃。
全然忽略了,现在的大虞和之前的大虞,完全是两个概念。
当募兵取代卫所兵,成为维护帝国稳定的基石,军饷钱粮开销就成了刚需。
内有叛军需要剿灭,外有北虏这个强敌,需要官军挡着。
在这种背景下,任何削减军费开销的行为,都会导致引发不可控的危机。
除了军费开销这个大头外,行政开销同样无法压缩。
大虞官僚体系,早就已经堕落,他们可不会过苦日子。
朝廷削减经费,他们就能把损失转嫁到百姓身上。
一众公共事业支出,同样是可以削减的,大不了搞一堆豆腐渣工程。
上千两一门的火炮能造,百八十两一门的火炮,同样可以生产出来。
后者能不能把炮弹发射出去,那就很难说了。
相比军火器械,水利工程更容易下手。
出了事没关系,推几个替罪羊即可。
后续的修修补补,又可以增加一系列的工程出来。
朝廷不拨款,地方衙门就向百姓加征。
理由一个比一个高大上,不给钱就是罪大恶极。
道德绑架,加强权压制,一直都是官员的拿手好戏。
“派出钦差,过去催缴吧!
税款减少最严重的南直隶地区,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直接革职查办。
下属各州府,情节严重的,一应主官也革职查办。
无论如何,税款都必须收上来。
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往后能收上来的税款,将会越来越少。”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