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
“派人去看看,前方发生了什么,为何这么多番邦之人聚集?”
掀开轿帘之后,温思远皱着眉头问道。
不同于别的衙门,鸿胪寺在礼部领导下工作。
礼部负责制定方案和监督,鸿胪寺负责具体落实,属于事务性机构。
对内主持典礼、祭祀、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
对外掌管藩国入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
听起来事情不少,实际上要干的活并不多。
内部的礼仪规范,早就形成了体系,按部就班执行即可。
藩国入贡也就开国初年多一些,随着大虞的不断衰落,愿意过来朝贡的国家也是越来越少。
几年都不一定遇上一次,对外的职能名存实亡。
大虞朝的衙门职能重迭严重,鸿胪寺能够管理番邦事务,边界各省的总督巡抚衙门,同样有这份权力。
作为一家含权量较低的清贵衙门,地方官府处理对外事务,可不会通知鸿胪寺。
就算向朝廷报备,人家也是直接找礼部。
到了这种清贵岗位上,提拔晋升的概率无限低,最适合混吃等死。
不通知正好,温思远也乐得清闲,反正不影响俸禄。
直觉告诉他,麻烦即将上门。
上一次大量番邦之人到鸿胪寺聚集,已经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事情。
现在一众藩国,连日常朝贡都不愿意来,突然派使团过来准没好事。
“大人,弄清楚了。
这些人都是南洋诸藩属国的使团,还有一些是番邦国王,他们跑过来是向朝廷告状的。
据说……”
“本官不需要据说!
告诉这些人,要告状上礼部去。
鸿胪寺只负责日常接待,无权处理藩国纠纷。”
不等家丁把话说完,温思远当即打断道。
南洋地区的藩属国向朝廷告状,告的是谁不言而喻。
此前中南半岛的藩国,也派人过来告过状。
只不过中南半岛那几个国家运气不好,使团过来告状,恰好遇上了勋贵系掌权。
“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的戏码,自然不可能有结果。
使团前脚把国书递过来,后脚就被五城兵马司当奸细给抓了,然后了无音讯。
有御史言官不满勋贵系的专权,倒是趁机在朝堂上弹劾,怎奈他们根本找不到苦主。
不光使团人间蒸发,连告状的藩国都没了。
现在朝中局势发生变化,勋贵系没有那么强势,但温思远依旧不看好这帮人能折腾出结果来。
局势再怎么变化,汉水侯都是大虞权势最盛的封疆大吏,岂是几名番邦使臣能够扳倒的。
撼动不了汉水侯,不等于无法折腾出风浪。
万一有其他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