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发财(3 / 5)

;  不过,相比于整个大明的土地,五百万两也就只能收购几十万亩。

    要知道,整个大明能耕种的土地超过了十亿亩。

    一半就是五亿亩,随着人口的增长,海外白银的输入,田地的价格相比于洪武永乐时期上涨了不少。

    光靠购买达成土地国有化的目的,注定是漫长的。

    但这又不能不做。

    不过,再加上其他办法,也能缩短这个时限。

    比如,被小皇帝抄了家的那些官员,其土地全部被收为了皇庄。

    光这些土地的价值,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现如今皇庄的土地,大多都是没收的抄家的官员,或地主士绅的。

    就比如永乐时期,杨轩推行摊丁入亩的时候,不知道处理了多少对抗国策的士绅地主,以及犯事的官员。

    他们的土地,全成了皇庄。

    估摸着加起来,有一两个省份的规模了。

    整个大明才多少个省?

    若是像杨轩这样再搞个几次,达成将大明一半土地转为皇庄的目的好像也不是很难完成。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真要这么搞的话,绝对要生大乱子。

    总而言之一句话,土地国有化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在受灾的地区收购土地,是为了将土地的所有权收到皇帝手中,给百姓一条活路,同时抑制地主士绅兼并土地。

    毕竟,大明能耕种的土地实在太多了,买不完,根本买不完。

    哪怕是杨轩留给小皇帝的四千多万两白银,全砸下去,也溅不起多大的浪花。

    大头,还是要靠抄家没收。

    再说摊丁入亩,这个政策也只能抑制土地兼并,并不能解决。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找到了空子,该兼并土地,还是会兼并的。

    顶多就是成本比以前高了。

    这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没有人不想让自家的地越来越多。

    要知道,大多数人有了钱之后,第一想法就是多买几亩地。

    这是流淌在血脉中的。

    哪怕是在后世,也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这个“买”字变成了“承包”。

    几百万白银砸进灾区买地,这很难不引起注意。

    尤其是那些没有买到地的士绅地主们。

    他们有的本就是官员亲族,有的攀附了大官。

    这个情况被他们告诉自己背后的官员之后,很快就在官场之中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因为一些官员相互交流过后,发现遇到的情况都是大差不差。

    同样是有人拿着大把的银子在不同的灾区买地。

    而且这些人来历很是神秘,一时半会儿竟然查不出来。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小皇帝出动了那么多人手,百官迟早是会发现真相的。

    正统十年末,官员们终于发现,在灾区收购土地的人竟然是当今皇帝。

最新小说: 晋末长剑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升龙 我在大明开超市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王猛传奇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白月光破棺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