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片早已黯淡无光的黄铜碎片,竟然同时出了微弱的共鸣!
一点极其细微的、几乎肉眼难以察觉的白色光晕从碎片表面渗出,与林夜指尖的蓝光轻轻呼应着,像两簇隔岸相望的萤火,又像久别重逢的老友在低声絮语。
林夜心中一震,下意识地收回了法力。
指尖的蓝光瞬间熄灭,木盒里的共鸣也随之消失,碎片重新变得死寂冰冷,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错觉。
怎么回事?钥匙不是已经碎了吗?规则之力应该早已散尽才对,为何还会对他的灵力产生反应?难道……
一个模糊的、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盯着那只黑胡桃木盒,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这些碎片,或许并非彻底的废铁?它们可能还残留着一丝……灵性?或者说,是“龙门”
规则的某种碎片印记?
他想起“灵枢同契”
那不可思议的“重置”
力量,想起钥匙最后碎裂时那声清越的龙吟,带着一丝不甘,又似解脱……也许,规则之器的消亡,并非终点?
林夜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激动和疑惑。
他知道,现在不是深究的时候。
他的力量远未恢复,根基尚虚,贸然探究这些碎片,万一引动什么未知的反应,后果难料。
但他将这件事深深记在了心里,像埋下了一颗种子。
第二天,他状似无意地向诸葛亮和周瑜提起了这件事,省略了碎片共鸣的细节,只说自己尝试运转灵力时,似乎感觉到碎片有极其微弱的能量残留。
诸葛亮和周瑜对视一眼,眼中并未显得过于惊讶。
“规则之器,尤其是承载了‘门’这等重要规则的器物,其消亡往往并非彻底湮灭。”
诸葛亮沉吟道,羽扇轻摇,扇面拂过一缕微风,“其核心的规则碎片,可能会以某种形式残留,如同烙印刻在材质之中,不会轻易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