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八十六章 裴迪:寒门士子的诗路启程

第八十六章 裴迪:寒门士子的诗路启程(3 / 3)

动息自适性,不妄与燕雀群’——想动的时候就去山里跑一圈,想静的时候就坐在溪边写诗,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就像燕雀一样,我才不跟他们扎堆儿呢!”

    王维听了,哈哈大笑:“好一个‘不妄与燕雀群’!裴兄,你这诗心,比我纯粹多了——长安这地方太嘈杂,你要是愿意,以后常来辋川住,咱们一起写山水,一起悟禅理,岂不快哉?”

    裴迪看着王维,又看了看眼前的辋川山水,心里突然明白了——自己来长安求仕,不是为了当官发财,而是为了找个懂自己的人,找个能安放诗心的地方。现在,他找到了。

    从那以后,裴迪常常往返于长安和辋川之间。在长安,他依旧会递诗稿求仕,但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于结果;在辋川,他和王维一起写诗,把辋川的二十处景色都写成了诗,合称《辋川集》——那些诗里,没有长安的浮躁,没有寒门的委屈,只有山水的清幽,只有知己的默契。

    有人问裴迪:“你一个寒门士子,不去好好求仕,天天往山里跑,不怕一辈子没出息吗?”

    裴迪笑着说:“什么是出息?在我看来,能把山水写进诗里,能有个懂诗的知己,就是最大的出息——我这一辈子,不求当官,只求诗心不丢,山水不忘。”

    公元797年,裴迪走完了他的一生,活了八十一岁。他一辈子没当过大官,没留下太多名气,他的诗,却像嵩山的泉水、辋川的清风,流传了下来。

    人们读他的诗,能想起那个在嵩山草庐里冻得发抖却依旧写诗的少年,能想起那个在长安街头被人推搡却不放弃的青年,更能想起他和王维在辋川山水间,把酒言诗的模样——那是一个寒门士子,用一生的隐逸与求索,写就的诗路传奇。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