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八十一章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八十一章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5 / 5)

;   李白来了,带着一壶酒,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把大唐的豪气唱到了天上去;

    杜甫来了,背着个破包袱,叹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大唐的疼装在了心里;

    韩愈来了,捋着胡子,喊着“文以载道”,把陈子昂没说完的话接着说下去。

    这些人的光,都能在《登幽州台歌》里找到根——那声“独怆然而涕下”,不是结束,是开始。

    是陈子昂用自己的命,在黑暗里点了一根火柴,虽然他没等到火燎原的时候,这火苗终究是烧起来了。

    杜甫后来写过一句诗:“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说的就是他;

    韩愈也说过:“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说大唐的好文章,是从陈子昂开始的。

    连后来的白居易,搞“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追根溯源,也是跟着陈子昂的脚步走。

    现在去幽州台,还能看见那堆残垣断壁,石碑上刻着他的《登幽州台歌》,来来往往的人都站在那儿读,读得声音洪亮。风还是那么野,吹着石碑上的字,像是在替他回应那些读诗的人。

    现在读唐诗,读的是李白的狂、杜甫的沉、王维的淡,很少有人想起,最早在文明断层里喊出声的,是陈子昂。就像我们抬头看见满天星星的时候,很少会想,最早点亮那颗星的人,曾在黑夜里冻得有多抖。

    他一辈子没做成啥“大事”,没当过大官,没打过大胜仗,可他用自己的悲怆,给大唐的精神找了条路。那条路,后来走满了人,走成了唐诗的河,走成了我们现在还在念的“天地之悠悠”。

    你说,这算不算另一种“不朽”?

    风又吹过幽州台,石缝里的野草又弹了起来,绿莹莹的,像在替他点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大明补牙匠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