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四十七章 刘禹锡的情与痛 真心写进岁月里

第四十七章 刘禹锡的情与痛 真心写进岁月里(3 / 3)

也像“花红易衰”一样慢慢淡去;实际上,这份愁,却像“水流无限”,一辈子都没断过。

    他晚年回到洛阳,写“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看到院子里的花,就想起以前陪他看花的裴氏、薛氏;写“等闲平地起波澜”,不只是说人心复杂,更是说他的人生,本来可以有两段安稳的感情,却偏偏都在最该圆满的时候,起了波澜。

    有人说,刘禹锡这辈子太苦了,官没当好,亲人也没留住。但他也是幸运的——有裴氏陪他走过青春,有薛氏陪他熬过低谷,这两个女人,用她们的真心,给了他最温暖的时光。而他,也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份真心永远记了下来。

    他没写过什么“海誓山盟”的情诗,却在《伤往赋》里写下“九年而鳏”,把对裴氏的怀念刻进文字;他没留下太多悼念薛氏的诗,却在后来的日子里,走到哪里都带着对她的牵挂——看到朗州的江,会想起她;吃到她做过的糖糕,会想起她;甚至听到民间的情歌,都会想起她曾经陪他一起听的样子。

    晚年的刘禹锡,坐在洛阳的小院里,看着夕阳西下,手里拿着一本旧书,书里夹着一片当年裴氏种的桃花瓣,还有薛氏织的一小块布。他可能会想:如果裴氏还在,看到他中进士,会不会更开心?如果薛氏还在,看到他回长安,会不会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能行”?

    这些遗憾,成了他人生里的缺口,却也让他的诗更有温度。因为他写的不是“别人的感情”,是亲身经历的甜与痛;他说的不是“空洞的道理”,是岁月教会他的珍惜与怀念。

    读刘禹锡的诗,除了看到他的硬气,还能看到他的柔软——那个24岁失去妻子的年轻人,那个在朗州失去陪伴的贬官,那个晚年坐在小院里怀念旧人的老人,其实从未走远。他把自己的情与痛,写进了诗里,藏进了岁月里,等着我们某天读起的时候,能轻轻说一句:“哦,原来你也有过这样的真心。”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铁马冰河肝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