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往事(1 / 2)

在场的人都能理解,当年的冯先生为什么没有选择报官,也为什么没选择找店家麻烦。

那是家镇上的客栈,经营了多年,又不是荒郊野岭的黑店。

若是冯先生真被毒杀在客栈,那客店主人就是个现成的替罪羊,无论食物有毒这件事他知不知情,他都是迫不得已入局,因此冯先生不想计较。

冯先生一路躲藏着走走停停,到了边关之后,身上的盘缠也差不多花干净了,他一开始找到了边关一个有驻军的小镇落脚,摆了个摊子,替那些在边关从军的军士们写家书,价格十分实惠。

这里原本已经有个读过几天书的老头子在这里代写书信,冯先生来了之后,价格实惠,写信又快又好,士兵们一转头都去找了冯先生,老头子的生意被抢了不少。

被抢了生意的老头子虽然是地头蛇,但并不敢随便纠集一群人闹事,因此只能每日堵着冯先生骂几句出出气。

可惜倒霉的老头子很快发现,骂人他也赢不了。

跟学问高的人吵架太心塞,冯先生连骂人都是引经据典。

当时两人天天在军营门口斗嘴,营中士兵都当乐子瞧,也没人去管他们,恰巧一日,一名京中来的参将巡营,世家子出身的参将,自然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听了几耳朵冯先生与人吵嘴,赫然发现,这军营门口写信的落魄书生,肚子里挺有货啊!

因此这位参将就朝冯先生搭讪,试探了一下冯先生的水平,接着问冯先生愿不愿意去他府上应塾,教他的小儿子读书。

冯先生就此打开了新生意门路。

边关有许多世家子出身的武将,去边关混资历,等着回京升官,他们大多不会带家眷上任,有不少人都会在边关另外置个宅子,娶几个妾氏暖床兼照顾自己。

因此边关城镇中,父亲出身高贵的庶子非常多,但他们却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跟着父亲回京归本族的,有些人长大后走了父亲的门路从军,做个小军官,也有人给自己的庶子聘了先生读书。

因为世家大族为了宗族势力的扩张,从来不会拒绝有本事的族人,这些孩子虽是庶子,但若读书上聪明有出息,将来应举顺利,通常都能得到本家的扶助,属于双赢。

只可惜边关心高气傲想要出头的庶子很多,水平高的先生却不多。

就算有些亲爹愿意花大价钱从京中请先生,愿意来边关吃沙子的好先生也不多。

那些有名望的先生们,在京中就很抢手,谁会大老远跑到边关来啊?

因此参将发现了业务水平很高的冯先生,就像挖到了宝,立刻请回家去教小儿子读书。

冯先生教得好,很快就在一众将官中出了名,成了边关最抢手的私塾先生。

然而冯先生从应馆教学开始,就立下了一个规矩,他只教开蒙,不管进学。

有名望的先生一般不屑于教小孩子识字这样的基础工作,但冯先生无所谓。

但准备考科举的学生家里无论花多少钱请他去教,他都不肯。

“我教孩子不挑,好坏我都教,但只教到进学之前。

教小孩子才有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冯先生这样告诉上官静他们:“这孩子的性子如何,通常年岁不大就能看出来了。

有些人天生就好不了,就算读了一辈子书也没用。

天生重要,家教也重要。

都说看看爹娘脚后跟,就知儿女七八分,爹娘的性子,通常也要影响孩子。

不过歹竹出好笋也是有的。”

冯先生用树枝一样的老迈手指点了点上官静的额头:“这一株,就是不知怎么从歪长正了的好笋,稀奇得很呢!”

“您老人家一定坐地起价来着。”

极为了解冯先生的上官静说道:“边关那么多庶子,光教开蒙,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那是。”

冯老头得意点头:“我收的束修可高了!

在边关时,应馆价格是普通先生的几十倍。

老夫学问高,哪怕只教开蒙,这孩子也肯定基础扎实,对将来进学大大有益,自然值得这个价格。”

“那冯先生又是如何成了闺塾先生呢?”

何凌珺好奇地问道:“您只教开蒙就能过得很好了。”

“我说了,我教孩子不挑。”

冯先生答道:“不论人品,不论男女,只要价钱给的够高,我就会去教。

其实武定侯到边关的时候,我早已经离开了,他不是在边关听到我名头的。

赚够了钱,我在边关托人给我换了名姓身份,留起胡子回了京。

边关多年风吹日晒,我又老又黑,早已没了当年的模样,就算苏平与我面对面,怕是也认不出来了。

我当年逃得仓促,家人都在京里,我还是挺惦记他们的。

只可惜我回来太晚了!”

“难不成被苏家迫害了?”

上官静问道。

“那倒不是。”

冯先生摇摇头:“我父亲原本是个落魄书生,早早就亡故了,母亲辛

最新小说: 求你,饶本妖一命 大夏明镜 小师妹在仙门杀疯了 武道凌天秦初白羽 蒸汽手册 枕上闹,边塞战神宠妻无度 抢红包成修真大佬,反手葬送仇家百年基业! 105度热爱 神君被女配拐跑了 星尘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