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终究要踏出的步子
卫淮没想到,一次枪法展示,没能回到猎民队,反而要被安排出去-————
听著女知青转达的公社社长所说的那些话,把卫淮的一些想法给堵死,像是故意而为。
比如,说卫淮现在是公社养马场的职工,而不是猎民队的猎民,得服从公社安排。
还告诉卫淮,这其实是一个美差。
这和当初孟振邦不想让他留在猎民队成为猎手,想让他下地劳动的那些说辞,差不多。
都让卫淮感觉到他们都在试图將自己往外推送。
孟振邦那里,卫淮已经从直性子的孟川口中得知真正的原因,归根究底,就是因为卫淮是个外人,並不是真正的鄂伦春人,怕给他自己带来麻烦。
公社社长这里,卫淮估计也有差不多的原因。
老葛也在一旁听著,沉默著不说话,只是在两人回到屋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公社社长,是因为今天那么些人帮你,让你打曹金奎这件事不了了之,才故意对你做出的安排,他觉得你是个刺头,不好管!”
“大爷,还是你想得通透!”
卫淮一下子恍然大悟。
他没有怪孟振邦和公社社长的想法,有这些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何况,对卫淮而言,能给他个合法的身份证明並“收留”他那么长时间,已经很够意思了。
老葛沉默了好一会儿:“依林林场,你有没有打算去”
卫淮想了想:“去,为啥不去!”
早在隨著孟振邦他们下山定居的时候,他就有隨著孟寿安留在山里的想法,
只是,孟寿安事到临头,忽然改了主意,加之卫淮自己觉得,还没能耐在山里好好生存,所以跟著出山定居。
现在不一样,至少枪法、箭法说得过去,也能辨认不少野兽踪跡,懂了更多陷阱技巧,他有底气在山林里生存了。
关键是,去了林场,那就是送上门的一条能让他狩猎时得了皮毛,还能卖肉赚钱的路子。
或许会很辛苦、艰难,但想要赚钱,就不能贪图安逸。
只是这一去,怕是会苦了草儿。
踏雪还没有好好驯出来,黑炭也没有真正成长起来。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羽翼未丰,呆在巢里为爭食而被同伴推挤著,隨时可能跌出巢穴的雏鹰。
老葛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警了一眼这个时候偷摸著回来,像是做贼一样,
钻进他自己的屋子,关上了那扇被卫淮大斧劈出来个大洞门板的曹金奎。
晚上招呼著老葛和草儿吃过饭,各自早早睡下。
第二天一早,卫淮没有再像往常一样去清理马棚,他在这儿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些天,得了三十六块钱的工钱,已经送到手里边。
他走了以后,会有別的人来顶替,那些事儿,自然是让他们去慢慢折腾。
他直接睡了个自然醒,起床后到外面看看,没见到老葛,金雕也不见,也不知道干啥去了。
卫淮深吸一口气,回屋开始做饭,等到饭菜快要做熟的时候,看到老葛骑著马,肩膀上架著鹰回来,
他也没多问什么,招呼著一起吃饭。
饭菜吃完,他衝著老葛笑笑:“大爷,我要去公社一趟,办理些手续,同时呢,也把那些茸角、狂鼻啥的给卖了,还得补充些东西,带著去林场。”
依林林场刚刚在建,缺的东西太多,得多准备一些,不然,到时候得去塔河或者回十八站购买,可是有很长的路要走,麻烦。
老葛只是微微点点头:“嗯吶!”
卫淮领著草儿,收捡好那些茸角啥的,装麻布袋子里,牵了枣红马,骑著离开养马场,上了三塔公路。
三塔公路,即三合到塔河的公路,听老葛说,是五九年的时候修建的,途径十八站。
后来又经过几次修建,到去年的时候,已经將黑河到呼玛到塔河和到漠河的公路全线贯通,这也让十八站成了呼玛县城通往漠河、兴安、开库康和依西肯四个公社的必经之地,也是呼玛通往塔河的必经之路。
儘管十八站是通衢大道,又是鄂伦春聚集的地方,很出名,但在这广的地方,只住著五六千人,依然显得荒凉。
公社买卖东西的区域就在三塔公路的北侧,长度不足百米,真正的商品供应点是供销社,但面积也只有三百平米的样子,里面的东西,凭藉各种票证供应的品种占据大部,再就是各种水果罐头、猪肉罐头,一到货就被抢购一空。
平日到公社逛的人属实不多,形不成“流”,非常的冷清。
饭店基本是客车半道上乘客填饱肚子的地方,其余时间顾客三三两两,公社招待所和饭店挨著,卫淮也来过几次公社,看上去也没什么人。
最热闹的,大概就是供销社正对面,十八站地区唯一的国营粮店,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