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说他的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说因为他,‘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罄,十余年来极矣’。
还说天下人都因为他改年号,推测嘲讽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拿皇帝年号这样直接嘲讽给皇上看的,的确是古往今来第一人,看的朱厚熜也和上面嘉靖一样脸色变幻莫测,手上的玻璃瓶砸到地上。
甚至到了让朱厚熜看了都心梗的年号这里,都还只是小骂,从这开始后面骂的更过分,字还更多。
说他政治不清明,根被没有汉文帝那样天下太平安定,天下人都不满他,都是违背良心在骗,说天下就是他的家,他一国之君却根本不管家,私信心重,拒不纳谏……
一封治安疏,打破了电视上嘉靖朝君圣臣贤、远比汉文的盛世假景,扯下了满朝群臣和皇帝一起演戏的幕布,否定了嘉靖做皇帝后四十年来的一生。
捂着胸口,朱厚熜用力喘气,真想帮嘉靖一起把海瑞抓了。
被进来魏征上谏言多了不少的李世民松了口气。
有了海瑞这封治安疏,他觉得以后伪魏征再给他写什么,他都能看得下去了。
毕竟他自认为又在认真做皇帝,怎么样,至少魏征都不会给他来一句‘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因为不是在说自己,这封言辞其实并不算太严厉的治安疏,在皇帝们看来确实已经够给嘉靖面子了,好好和他讲话让他别瞎修道,就好好上朝理政。
连朱元璋看了都觉得说得对。
但问题是在嘉靖眼里,这不严厉的字句都是把他干的事情都说了一遍,他是真的被戳到了肺管子,整个人都要炸了。
[不肯承认这是海瑞真的在谏自己,嘉靖的选择是直接认定海瑞背后有人指使。
可惜怎么审海瑞也是真的孑然一身,背后什么人都没有,他就是看出大明的弊病,希望嘉靖做出改变,选择死谏。
嘉靖临终前,似乎也真的为自己的一生没做好这个皇帝而悔悟,临终前的三道旨意,他提到了改制,提到了以民为本,提到了大明神剑。
他已经无能为力,似乎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接过这个,把最难的改革问题解决掉。
最后的最后,海瑞没死,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但是嘉靖驾崩,全天下却可能只有一个他恨不得杀了的海瑞为他真心哭泣,又何其讽刺。
]
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随着嘉靖的驾崩也到此为止了,却给人留下无数的遗憾和怅然。
有宋朝官员周文净提问:为何海瑞执意要给嘉靖皇帝上那封治安疏,他一封治安疏又能改变什么呢?
大宋的弊病也足够多,从范公到王公,大家都努力了,现在也在努力展科技,可好像结果也并不理想。
大宋现在人人自危,害怕北边的辽人、金人、蒙古人突然打来。
在看剧之后,小小自己也会去找各种影视品鉴和历史资料,以及普通剧粉的精彩论点,这个问题她也能回答一些。
“朱厚照作为最后一个拿到过兵权的明朝皇帝,一直争议很多,他往后的皇帝再也没有碰过兵权了。
而朱厚熜虽然没有兵权,也是个争议也很大的皇帝,同样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公认的——极致的聪明,也极致的自私。
剧里海瑞的角色作为我们现代人创作的一个投射,他和我们都认为大明必须改革。
如果大明想要改革弊病,这个事情只有嘉靖皇帝朱厚熜能做到。
海瑞真的想骂醒嘉靖,让他好好担负起皇帝的职责,这也是嘉靖死了以后海瑞哭的原因。
他哭君父的死亡,更是哭嘉靖死了,大明真的没救了。
但是很遗憾,无论是历史的嘉靖还是剧里的嘉靖,他在遭遇过一些挫折后放弃争取,彻底摆烂,放任大明滑入深渊。”
其他三个时空的明朝皇帝都是身体一抖。
什么意思,这小子做皇帝烂成这样,居然还是你们眼里唯一一个能把大明拉起来的皇帝吗?
做了皇帝一开始也只想修仙,后来想学好生物化学努力科学飞升的朱厚熜一个激灵,从试验台前跌坐在了地上,周围宫人赶紧来扶。
被扶起来的朱厚熜也很茫然。
他目前为止修仙没那么狠,也只是在做一个正常的皇帝,剧里的嘉靖皇帝形象更是差到没边了。
但这样的他,居然在剧里海瑞和后人眼中,是最能把大明拉起来的人吗?
被这个滔天责任砸晕的他现在思绪紊乱,整个人脑子都是一团浆糊。
关于主播的这段话,清朝汉人本是想反驳的,但是仔细想想,好像真的没法反驳。
嘉靖后面的隆庆皇帝,基本是查无此人,万历皇帝不提也罢,天启皇帝大家都懂,崇祯皇帝什么都好就是生性多疑能力差。
这么算下来,最能有可能完成改革,清扫大明弊病的,还真的只有世宗皇帝。
惦念明朝的清朝汉人叹气一声,用第一次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