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t;雨晴,你今天看起来有心事。
&0t;周明轻轻搅动着咖啡,关切地看着对面的好友。
林雨晴叹了口气:&0t;今天我辅导邻居家小孩数学,他连续说了三个错误答案,我差点忍不住直接纠正他。
&0t;
&0t;但你还是忍住了?&0t;周明微笑着问。
&0t;嗯,最后他自己想出了正确答案。
&0t;林雨晴眼睛亮了起来,&0t;那种恍然大悟的表情让我很触动。
&0t;
周明点点头:&0t;作为老师,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你知道&039;等待五秒&039;原则吗?&0t;
&0t;等待五秒?&0t;林雨晴好奇地前倾身体。
&0t;给学生至少五秒的思考时间。
&0t;周明解释道,&0t;很多老师都太急于给出正确答案了。
&0t;
林雨晴若有所思:&0t;我当时确实很着急,怕他记住错误的方法。
&0t;
&0t;错误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0t;周明说,&0t;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自己现。
&0t;
&0t;可看着他犯错,我心里特别难受。
&0t;林雨晴皱眉。
周明笑了:&0t;我刚教书时也这样。
直到有个学生说&039;老师,您能不能让我自己想想&039;。
&0t;
&0t;真的吗?&0t;林雨晴惊讶地问。
&0t;那孩子后来告诉我,每次被立即纠正,他都觉得自己很笨。
&0t;周明神情变得认真。
林雨晴沉默了一会儿:&0t;我没想到会伤害孩子的自信。
&0t;
&0t;等待不是放任。
&0t;周明补充道,&0t;我们要设计好的问题引导思考方向。
&0t;
&0t;比如呢?&0t;林雨晴拿出笔记本。
&0t;可以说&039;这个思路很有趣,如果换个角度呢?&039;&0t;周明举例,&0t;或者&039;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答案的吗?&039;&0t;
林雨晴快记录着:&0t;这样既不会否定他,又能引导深入思考。
&0t;
&0t;对!
&0t;周明眼睛亮,&0t;关键是把&039;错误&039;变成思考的阶梯。
&0t;
&0t;我今天差点剥夺了他攀登的机会。
&0t;林雨晴有些懊悔。
周明安慰道:&0t;你最终给了他自己思考的空间,这很棒。
&0t;
&0t;但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
&0t;林雨晴抬起头,&0t;下次我会准备一些引导性问题。
&0t;
&0t;要不要试试苏格拉底式提问法?&0t;周明建议道。
&0t;就是不断用问题引导那种?&0t;林雨晴问。
&0t;没错。
&0t;周明点头,&0t;比如&039;为什么这样想?&039;&039;有没有其他可能性?&039;&0t;
林雨晴若有所思:&0t;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在主导思考过程。
&0t;
&0t;正是如此!
&0t;周明高兴地说,&0t;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自己。
&0t;
&0t;我突然想到,&0t;林雨晴眼睛一亮,&0t;等待其实是对孩子的信任。
&0t;
周明赞许地点头:&0t;多么深刻的领悟!
信任比答案更重要。
&0t;
&0t;我以前太注重结果了。
&0t;林雨晴反思道。
&0t;过程才是教育的真谛。
&0t;周明轻声说,&0t;答案会遗忘,但思维方式会伴随一生。
&0t;
林雨晴深吸一口气:&0t;这完全改变了我对辅导的看法。
&0t;
&0t;我有个学生日记本,&0t;周明回忆道,&0t;上面写着&039;今天老师等我思考,我觉得自己很聪明&039;。
&0t;
这句话让林雨晴眼眶微热:&0t;我们低估了等待的力量。
&0t;
&0t;记得第一次实践等待时,&0t;周明笑道,&0t;我数秒数得差点咬到舌头。
&0t;
林雨晴也笑了:&0t;看来需要练习的不仅是学生。
&0t;
&0t;教学相长嘛。
&0t;周明眨眨眼,&0t;你现在感觉怎么样?&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