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箭阵难住不成?”
彭鹤林说道:“真便动起手来,三师弟切不可大意!”
“小心便是!要是动手,待俺打个头阵,没人会与俺抢这头功吧?”胡鹤简言毕双目环视众人。
众人见他虽为修道之人,性情实显急躁,而言语神情却又透着方外人之质朴,不由皆笑着点点头。
胡鹤简见众人均已答应,唯独三个和尚既不点头又不言语,不由气道:“和尚,莫不是把这当成禅堂了?从进这屋,就不见你们说话……”
见三僧仍不言语,又道:“忘了!这大耳和尚倒是说了一句。耳朵倒是灵光,怎奈反应恁也太迟,人都走得远远,你这才说出,等同没说。这福玉老和尚是怎麽当得住持,许是少林没人可用,竟派得你们前来?”
众人细看福闻和尚,果见两耳大过常人许多,倒是不知是天生如此还是苦练这纶音功所致。
三僧听得胡鹤简如此说话,却是不气不恼,与福闻并座在前的另一个老僧双眼微动,开口说道:“慧正,施主请言,你可说说。”
坐在其后的小和尚闻言,站起身来,双手合什说道:“弟子领命!”
说毕,依是站在老僧身后向着众人又道:“诸位施主,小僧法号慧正,这是福闻、福默二位师叔。福默师叔让弟子说,弟子便说……”
众人闻听此言不由暗想:两位老和尚倒是奇怪,既能开口说话,却又让小和尚代说。这小和尚倒也听话,未让说时,一句不说。
当下听慧正接着说道:“此行乃是奉福玉方丈之命,前来听奉伍大侠及诸位调遣。临行之时,方丈担心二位师叔路上不得照顾,故安排小僧同行。福闻、福默二位师叔一心向佛,自是洞察万事于腹内,只是碍于佛门戒律而纳于言行,不便直言己见,故由小僧代为言之……”
福闻、福默听后倒是同时点了点头,似在称赞慧正说得甚好。
众人听出这弦外之意:这少林寺福字辈高僧福闻、福默,身为护寺八大金刚,定是一心向佛修武,对接人待事等诸般世事俗节怕是生于应付,便由慧正一路陪同前来。
“福玉方丈得到伍大侠传信,便召师叔与小僧当面训戒:‘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伍大侠既有义举,我少林定当鼎力相助。”
慧正说罢,伍开山接道:“福玉大师方外高人,更以佛心救世,我等实是钦佩不已。”
“方丈还说,此次会晤,由伍大侠出面召集众门派,众人所言所行定是至善至德,我少林弟子听命行事便好,因此方丈选派了武功最好的福闻、福默师叔带领弟子前来。”
众人闻言,揣知福玉方丈得到会聚扬州的消息,定是误以为此次聚议会有所行动,遂派出武功高强的护法金刚前来协助。
胡鹤简开口说道:“福玉和尚倒是有心,奈何这大耳和尚方才听得人来,却不言语,岂不枉费了福玉苦心?”
慧正闻言,双手合什说道:“亦无所住,亦来亦去,亦住亦坐。福闻师叔耳里无来亦无往,有来亦有往。胡真人若想早得消息,当请师叔闻讯便讲就是。”
福闻闻听竟自点头应允,胡鹤简见状不由笑道:“你这小和尚倒是乖巧,比你这师叔有趣。不过这甚麽‘来往有无’的不可再说,听得俺老道直犯糊!”
慧正听后道了声“阿弥陀佛”,不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