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养,减租减息,是为善,是行德,是关乎万民的公事。
故而责令我们,在南直隶先行成立善德公议局,先每府设一局,置议事十二人,代表佃户平民者八人,代表地主富贾者两人,其他商、医、工、船,中立旁者两人,推选细则我就不细说..
善德公议局专司评定减租减息一事。
租地佃户,借贷之人,发现主家贷方要求缴纳的佃租和利息,高於朝廷规定者,可向善德公议局控诉。
公议局接诉后,遣人调查,然后召集主佃和借贷双方当堂对质,议事根据双方呈上证据,对质证词,合议裁定。
裁定主家和贷方超租过息,返还租息,並加以罚款,州县官府当协助遵行。罪行重大者,交法司追究其罪行...”
善德公议局
议事合议,裁定是不是佃租过多,利息过高..
议事员,佃户平民代表二十人。
那么这次佃户奴僕暴动中,替皇上除掉大批眼中钉、肉中刺的骨干者,就有了安置之处。
钱谦益心中嘆服,皇上真是好算计。
周延儒却灵光一闪,想起在家守制时,跟几位江南到处乱窜的西夷传教士閒聊时,他们有提及西夷某国行三级会议,还有审案陪审制..:
似乎跟善德公议局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上还真是学贯中西,海纳百川。
周延儒隱隱觉得,皇上此举,有钳制江南士绅之意。
“刘先生,江南民间质押典当,大行借贷之事,各地庙宇首当其衝啊。
没错,质押典当,放贷收息,是和尚最爱做的事。
江南富庶,縉绅权贵们为了保佑世代荣华,不惜施捨大笔钱財。
连带著江南庙宇香火鼎盛不说,还能置办大量的田地,僱佣佃户耕种,更是大开质押典当之门,向各界人士发放借款...
可以说是地方第一大债主,就连许多经营不善的商贾,进京赶考的举人,远赴上任的官员,都是庙宇和尚的大主顾。
有田又有钱,各庙宇的大和尚们,过得不要太舒服!
香客们在佛祖面前许的愿,佛祖都一一实现了,不过都实现在和尚们身上,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减租减息,事关诸多士绅世家,但各地庙宇也逃不了干係,尤其是减息这一块,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肯定不答应。
这些钱不是我们用的,是奉献给佛祖的,你们这些人凡人也敢减免,对佛祖太没诚心了!
不把这些肥头大耳的富方丈搞定,江南推行什么减租减息都是空话一句。
刘国华笑了笑,“饭要一口口吃,不著急,还没轮到释门庙宇这道菜。”
周延儒和钱谦益都听懂了。
先把善德公议局的台子打好,为民造福舆论先造好,等到有庙宇跳出来,那就是自己送上门的箭靶子,到时候万箭齐射,你再喊佛祖救命也没用。
冯梦龙出声,代表新明通讯社,以及民眾印书局向钱谦益和周延儒邀稿。
民眾印书局跟京师的商务印书局,一南一北,是大明最大的两家“出版社”。
商务印书局名下有大明第一份报纸,《新闻报》。
民眾印书局有大明江南销量第一的《民眾报》。
巧的是,这两家印书局都是冯梦龙和凌濛初联手建立起来的。
“受之,玉绳,你二位这几年的诗词该结集出版了。
还有受之,你这两年写的戏本,传唱大江南北,就连京师的戏园子里,也能听到。
还有你家絳云楼的藏书,不少都是孤本,当世珍本..:
皇上有旨意,叫京师和南京各置办一个图书馆,所藏书籍,收录各地,翻印入馆。
你絳云楼藏书,可以悉数翻印一遍,可以取名《絳云楼专辑》,届时青史留名啊受之老弟。”
钱谦益欣然道:“弘文广贤,这是好事,钱某自当从之。”
冯梦龙摆摆手,“这事就交给民眾印书局去办,保你们办得妥妥噹噹。
玉绳,你的一些著作,也可以拿出来刊行。贵府书香门第、世代官宦,藏书不少,也请襄赞图书馆一事。”
冯梦龙说周延儒书香门第、世代官宦,那是没错。
他的先祖周冲,號静庵先生,是王阳明的门人。正德年间中举人,官至应城知县、唐王府纪善,入祀乡贤祠。
祖父周淳,嘉靖年间中举人,官至太康知县。父亲没有功名,但是叔伯有功名,出仕为官。
周延儒也欣然道:“子犹先生,这是周某荣幸。”
三人聊得正好时,刘国华突然插了一句,“斋先生,丁忧在家的温体仁,上月顶著寒风,横渡太湖去拜访你,可有什么事”
周延儒整个人被定在座位上,丝毫不敢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