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之约
林耶书第一次见到沈雅各,是在江南古镇的老药铺。暮春的雨丝斜斜地织着,打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她抱着祖父留下的旧药箱站在柜台前,看着男人正用戥子称取当归,指尖稳得像握着不会流逝的时光,药香混着雨气,在空气中漫开淡淡的暖意。
“这药箱的铜扣是民国年间的样式,”他头也没抬,声音裹着老木头的温软,“你祖父是‘济世堂’的老中医林鹤年?”
林耶书愣住。她是市中医院的中医妇科医生,这次来古镇是为了找一味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珍稀药材,却没想过这人能一眼看出药箱的来历。更让她意外的是,柜台后的墙上挂着一幅装裱的经文拓片,墨迹斑驳却字字清晰——“造作你,又从你出胎造就你,并要帮助你的耶和华如此说:‘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耶书仑哪,不要害怕!’”
“您也信这个?”她指着拓片,指尖还沾着药箱上的铜锈。
沈雅各终于抬头,眼底映着窗外的雨光,像盛着一汪浅湖。“我爷爷是传教士,”他放下戥子,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锦盒,里面躺着几株晒干的“还魂草”,“这拓片是他临终前给我的,说人从出胎那一刻,就有造主的手在护佑,就像这草药,再贫瘠的土地都能扎根生长。”
她没接话。最近接诊的几位孕妇总让她陷入无力感——有位年轻妈妈连续三次流产,抱着她的手哭着说“是不是我不配当妈妈”;还有位孕妇因为孕期抑郁,偷偷停了保胎药,差点酿成大祸。林耶书看着她们痛苦的模样,再想起自己三十岁仍孤身一人,父母总催着她“先顾好自己的人生”,忽然觉得像被雨打湿的药草,提不起力气。
“下周我要去山里的‘恩典诊所’送药,”沈雅各忽然说,“那里有位孕妇胎位不正,当地缺中医。你要是有空,可以一起去。诊所的墙上刻着‘我造地,又造人在地上’,或许你能从那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林耶书犹豫了五天。直到周五晚上,她在诊室整理病历,看到那位三次流产的妈妈送来的感谢信,信里写着“谢谢您让我相信,孩子会在合适的时间来”,忽然想起《以赛亚书》里的句子——“从你出胎,造就你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耶和华是创造万物的’”。于是周六清晨,她裹紧风衣,坐上了沈雅各的旧越野车。
山里的雨比城里密,“恩典诊所”藏在一片竹林里,白墙黛瓦沾着雨珠,像幅晕染的水墨画。沈雅各搬药箱的时候,林耶书走进诊所,果然看见墙上刻着经文,阳光透过雨雾,在“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灾祸”几个字上投下柔和的光。
“这位是李嫂,”沈雅各领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女人过来,“怀孕七个月,胎位一直不正,总担心孩子保不住。”
林耶书握住李嫂的手,指尖触到她冰凉的掌心:“别担心,我们先做个检查。你看这竹林里的竹笋,就算被石头压着,也能顺着缝隙钻出来——孩子在你肚子里,也在努力生长,造主既然让他来,就会护佑他。”
她给李嫂做了艾灸和穴位按摩,一边操作一边轻声讲着经文里的应许。沈雅各则在旁边煮着安胎药,药香袅袅中,李嫂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下来。临走时,李嫂拉着林耶书的衣角:“林医生,我现在不害怕了,我知道造主在帮我。”
从山里回来后,林耶书和沈雅各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他会在她值夜班时,送来刚熬好的生姜红枣茶;她会在他整理药材时,帮他辨别草药的药性,顺便和他聊起诊室里的故事。他们的相处像老药铺里的药香,不疾不徐,却每一缕都沁人心脾。
盛夏的一天,林耶书接诊了一位特殊的孕妇——这位孕妇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建议终止妊娠,可她坚持要保住孩子,说“这是造主赐给我的礼物”。孕妇躺在病床上,虚弱地抓着林耶书的手:“林医生,我知道有风险,但我想试试,我相信造主有他的安排。”
林耶书带着孕妇的病历去找沈雅各时,他正在药铺里晾晒草药。“你看,”她指着病历上的检查报告,“她的心脏功能根本承受不了怀孕后期的负担,可她就是不肯放弃。”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