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校园小说 > 霜华烬:我的剑主之路 > 第二章 试炼笔试显差距

第二章 试炼笔试显差距(2 / 5)

多久,考棚外传来三声悠长而肃穆的钟鸣,如同寒山古寺的暮鼓,穿透呼啸的风声,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负责监考的外门长老严松,捧着一摞散发着墨香的厚重考卷,大步走了进来。他面容古板,法令纹深刻,眼神锐利如鹰隼,冷冷扫视全场。考棚内瞬间落针可闻,连呼吸声都刻意压低了。“肃静!”他声音洪亮,灌注了灵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今日笔试,考校《天霜基础剑诀》与《修仙界地域志》根基!时限一个时辰!严禁交头接耳、神识窥探、左顾右盼!违者,无论何人,逐出宗门,绝不姑息!” 冰冷的宣告如同重锤,狠狠砸下,让本就凝滞的空气几乎冻结。

    考卷分发下来,带着新墨特有的、略带苦涩的淡淡气味。林霜华迅速收敛心神,摒弃所有杂念,目光如电,快速浏览一遍。前几道题尚在预料之中,考的是“基础剑招‘破风式’灵力运转路线图(需标注关键穴位)”、“疾风狼的弱点(需列举三种)及应对策略(不少于两种)”、“葬剑谷外围三大禁忌及其成因”。她心中稍定,这些都是她反复研读、无数次实践(尽管大多是失败的实践)过的内容。她提起笔,蘸饱了墨,一笔一划,写得极其缓慢而认真。每一个字都力求工整清晰,每一道题的答案都力求准确无误,仿佛要将这五年来的汗水与不甘,都倾注于笔尖墨痕之中。

    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在最后一道大题上时,笔尖悬停在半空,墨汁在尖端凝聚,仿佛一颗沉重的水滴,迟迟无法落下。

    ——“论道心与资质之关系”。

    题目下方留了大片空白,如同一个无声的深渊,等待着她的填充。林霜华的心猛地一沉,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几乎停止了跳动。这道题,像一根淬了寒毒的冰针,精准无比地刺中了她心底最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她下意识地咬住了笔杆,劣质松木的涩味在口中弥漫开来,思绪瞬间变得混乱不堪,无数画面在脑海中翻腾闪现。

    五年前入门测试时,测灵师那冷漠得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如同魔咒般在耳边回响:“灵根驳杂,五行不均,金三木二水土各一,火气几无,资质中下,难成大器。” 那宣判,如同烙印,刻在了她的命运之上。紧接着,是凌绝道尊在苏婉清入门时,那毫不掩饰的赞许与期许:“婉清身具澄澈道心,灵根纯净,水木相生,乃百年难遇之修仙奇才,当为我天霜门之幸!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还有无数次,她在演武场最偏僻的角落,顶着同门或鄙夷或漠然的目光,一遍遍苦练“霜风剑法”,却因灵力运转滞涩,动作笨拙缓慢,被路过的弟子嗤笑:“看,蜗牛又在爬了!练了五年还是这熊样,真是浪费宗门灵气!” 那些鄙夷的目光、刻薄的言语,如同跗骨之蛆,日夜啃噬着她的自尊与骄傲。

    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木屑、墨香和刺骨寒意的空气。再睁开时,眼中所有的迷茫、痛苦、不甘都被强行压下,只剩下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磐石般的平静。她提笔,饱蘸浓墨,在空白的卷首,重重写下七个力透纸背的大字:“道心在己,非关天资!”

    笔尖落下,墨迹晕开,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汹涌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她想起无数个寒冬的清晨,天还未亮,她便顶着能割裂皮肤的刺骨罡风,独自来到镇界碑前,用冻得红肿开裂、渗出血丝的手指,一遍遍临摹碑上那些看似杂乱、实则蕴含剑道至理的古老剑痕,风雪灌入衣领也浑然不觉;想起为了攒够购买这本《地域志》所需的十颗下品灵晶,她连续啃了半个月的冷硬杂粮饼,省下每一颗可能得到的灵晶,饿得眼前发黑也咬牙坚持;想起每一次被嘲笑、被忽视、被当成空气后,她默默回到那间冰冷漏风的小屋,擦干无人看见的眼泪,对着那柄破旧的铁木剑,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地挥动,直到手臂酸麻得抬不起来……这些,无关天赋,无关他人的评价,是她用汗水和鲜血,用日复一日的坚持,一点一滴浇灌出的、独属于她林霜华的“道心”!是支撑她在这冰冷宗门中蹒跚前行的唯一脊梁!

    胸中块垒,化作笔底波澜。她不再犹豫,不再彷徨,将心中那份沉重的不甘、那份近乎执拗的坚持、那份深藏于卑微之下的不屈信念,化作一行行朴实无华却字字千钧的文字,倾注于笔端,流淌在洁白的答卷之上。她写她的笨拙,写她的缓慢,写她的挣扎,写她在无数冷眼与嘲笑中,如何用最笨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引经据典,只有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朴素的感悟。

    一个时辰,在笔尖与纸张的沙沙摩擦声中,转瞬即

最新小说: 梦飞仙途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重生巨兽哥斯拉,14亿人投喂我 万相阈限 快穿:美人总被强取豪夺 说好攻略恐怖片,神秘复苏什么鬼 真千金她丢的不是马甲是人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数字化 灵泉双璧:异世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