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家,又涨了!作坊城的房价果如您所料,又涨了!”
杨府内,杨老四气喘吁吁地跑回报信。
自从陪同杨本满去过作坊城的售楼处后,他便奉命时刻留意那里的房价变动,每有风吹草动便要记录在案。
今日碧桂园的售价再度上调一成,他自是第一时间赶来禀告。
“走!去账房支一万贯银票,我们也去买房!”杨本满闻言,精神矍铄,全无五十老者的暮气,反倒像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一……一万贯?”杨老四瞠目结舌,“东家,这也太多了些。一万贯足够买下二三十套宅子,咱们家也住不了这许多啊。即便是买最大户型的,也能置办十来套了。”
“谁说买来是自家住的?这是置业谋利!”杨本满教训道,“杨老四,这便是你为何是管家,而我却是东家的道理!”
“要懂得审时度势,趁着长安城里的大多数人还未回过神来,我们必须抢占先机。你且看着,作坊城的房价,定会一路上扬,远未到头!”
在长安城中,若论对李想心思的揣摩,杨本满自认能排进前列。
尽管他尚不清楚李想后续还有何种手段,但碧桂园近期的火爆销售与接连提价,足以让他下定决心下场了。
“这……东家所言极是。”杨老四回过神来,“如今作坊城的房价,比起最初开售时,已贵了近五成。”
“想必当初那些不情不愿购房的匠人们,此刻心里都乐开了花吧?听说再过半月,第一批宅子就要交付了。”
“所以说,下手要趁早啊!”杨本满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悔意,暗忖当初亲自去看房时,就该当机立断买下几十套。
若真如此,如今账面上已浮盈数千贯,这赚钱的速度,可比他那茶叶作坊快多了。
……
随着碧桂园的火爆,作坊城再度成为长安百姓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一座由李想亲自定名为“帝国大厦”的摩天高楼,其建设计划也再次捕获了所有人的目光。
“宇文教谕,想必大唐日报上的那张设计图,您也见过了?”
在渭水书院内,长孙冲特意登门,走进了宇文谷的公房。
宇文谷是已故将作大师宇文恺的得意弟子,在长孙冲的圈子里,他是当之无愧的建筑学权威。
今日一早,长孙冲翻阅大唐日报时,便被那栋名为“帝国大厦”的建筑深深震撼,随即马不停蹄地赶来书院。
那栋建筑的设计图虽然方方正正,缺乏传统美学上的精致,但其超乎想象的高度本身,就足以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
“郎君是想问,如此高楼是否真能建成,以及报纸上所言的种种细节,究竟是真是假?”
宇文谷对长孙家与燕王府之间的纠葛略有耳闻,加上此前已有数位同僚向他咨询过同样的问题,他便省去客套,单刀直入地对长孙冲说道。
“正是此意。算上塔顶的瞭望台,其高度已是长安城现有最高建筑的两倍有余。”
“当初李想放出风声时,多数人只当是个笑话,但我派人打探得知,地基部分已在灌浆施工。”
“这足以证明李想并非儿戏,也正因如此,我才愈发不解。”
长孙冲安插在李想身边的眼线为数不少,对于帝国大厦的工程进度,他自然了如指掌。
毕竟,如此规模的土木工程,根本无法做到完全保密,长安城里任何一个有心人都能轻易掌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