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奠基之作(3 / 4)

,深刻指出:

“此书虽以《古文尚书》之‘释例’为名,然其志绝非限于一书一案。

周君实则是以《古文尚书》这一聚讼纷纭的‘绝佳样本’为解剖对象,从中提炼出的却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校勘通则。

其‘百家例话’一章,广纳各方实践,更进一步证明了‘四法’之于经籍、方志、出土文献乃至域外汉籍的强大解释力。

此非仅为校勘之书,实乃‘校勘之学’成立之宣言,足堪为现代校勘学体系的奠基之石。”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专家在业务研讨中特别强调了该书的典范意义:

“《释例》在‘存真复原’这一校勘根本目的上,态度极为审慎,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其每一个案例均详述推理过程,并备列文献依据,做到了‘言必有据,疑则阙疑’。

这种严谨的学风,对于推动古籍整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据悉,该书已被推荐为青年古籍整理工作者的必读参考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龙国社会科学》期刊罕见地刊了一篇题为《从校勘方法论看龙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评论文章。

文章指出:“《校勘学释例》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其方法论的创新,更在于它展现了龙国学者基于自身悠久学术传统进行理论创新的能力。

周硕教授没有简单套用西方文本批判理论,而是深入开掘龙国校勘学传统资源,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的现代转化,这对于构建龙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示范意义。”

这些来自国内顶尖学术期刊和权威学者的评价,共同奠定了《校勘学释例》作为“现代校勘学奠基之作”

的崇高地位。

学界普遍认为,此书是校勘学方法论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着作,标志着龙国校勘学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

-----------------

话分两头。

《校勘学释例》在学术界引起了如此剧烈的震动和反响,这是需要时间的酵的。

在《校勘学释例》一书出版之前,周硕除了上课,更新小说之外,还偷偷干了一件大事。

那是九月份中旬的时候。

由于历史修正力的存在,平行世界的龙国,国庆节依然是十月一号。

但是龙国建国时间要比前世蓝星的中国早得多,等明年2o11年的时候,即将步入建国的第2oo周年。

为隆重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由龙国宣传部、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人民文学》、《龙国作家》等权威刊物承办的“盛世华章·庆祝龙国建国两百周年全国文学大赛”

于2o1o年九月初正式启动。

大赛章程规定:作品征集期为2o1o年9月15日至2o11年2月28日;各省市作协初选推荐期为2o11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全国终审评选将于2o11年4月15日至5月31日进行;评选结果计划于2o11年国庆前夕正式公布。

大赛面向全国写作者征集以“爱国”

为主题的作品,体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

大赛流程严密而规范: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协进行初步征集和筛选,每个单位可推荐不过十篇优秀作品报送大赛组委会。

同时,组委会也开通了自主投稿通道,接收未通过地方推荐的作品。

所有作品经过初审后,将进入由知名作家、评论家和文化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匿名评审环节,最终评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二十名及优秀奖若干。

获奖作品除获得高额奖金外,还将结集出版,并在主办方刊物上择优表。

大赛消息一经公布,便在文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京华大学文学院作为国内文学研究与创作的重镇,自然高度重视。

2o1o年9月,京大文学院牵头专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大赛工作小组,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动员和作品遴选。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内部选拔流程:先面向学校师生征集作品,随后由学院学术委员会进行初评,最终选出三篇优秀作品代表京华大学参赛。

周硕当然也参赛了。

他这次拿出来的,是前世蓝星爱国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这诗创作于1938年11月,彼时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是诗人在目睹了国家的苦难后,用血泪凝结成的对祖国最深沉、最炽热、也是最痛苦的爱的宣言。

诗的开篇“假如我是一只鸟”

,将自己幻化成一只微不足道的鸟儿。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意象。

鸟是弱小的,但它拥有歌唱的天性。

这象征着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但即便再渺小,也要为祖国出自己的声音。

“嘶哑的喉咙”

,又是另一个意象。

鸟儿本应

最新小说: 无敌大百科[快穿] 废婿之隐龙觉醒 重生1985,从卖火锅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 被他吻时心动 官妻 乱世帝都 别给我刷黑科技啦 宦海狂澜 哄我婚前试爱?闪婚哥哥死对头他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