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外的雨幕渐歇,只余檐角滴答的水声,敲打着沉默。李明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湿漉漉的街角,留下沉重的歉疚,却也意外地带走了一直紧绷于空气中的、那根名为“过去”的弦。
四人默默走在回“随光小铺”的路上,步履并不轻快,却有种共同经历风雨后的、奇异的安定。沈照野走在最前,背影依旧挺拔,却似乎卸下了某种无形的枷锁,显得松弛了些许。林星晚安静地跟在他左后方半步的距离,目光不时担忧地掠过他湿透的肩背。陈烁想说什么活跃气氛,嘴巴张了张,最终只是挠挠头,和苏槿并排走在后面。苏槿则推着眼镜,冷静地观察着雨后街道的水洼倒影,仿佛在计算着什么数据。
刚到小铺那扇熟悉的木门前,还没等沈照野摸出钥匙,隔壁“吱呀”一声,王奶奶就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小砂锅探出身,笑容像冬日里的暖炉:
“哎哟!可算回来了!瞧瞧这一身水汽,快别在冷清清店里窝着了!奶奶这儿刚炖好一锅芋头白菜猪肉锅,汤正滚烫,都过来都过来,喝一碗驱驱寒,身子暖了,心里才舒坦!”
她的目光精准地落在沈照野脸上,那苍白的脸色和微红的眼角没能逃过她的眼睛。老太太心里跟明镜似的,却不多问,只是语气更加不容拒绝,带着长辈特有的霸道关怀:“小沈,快带你这些小朋友过来!还有这位眼镜姑娘,也一起来!锅大着呢!”
这温暖的“劫持”来得恰到好处。陈烁第一个响应,肚子配合地“咕噜”一声,他立马咧嘴笑开:“王奶奶万岁!正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您这锅汤简直是救命良药!”他夸张的表情瞬间冲淡了沉闷。
林星晚也柔柔一笑,上前接过王奶奶手里有些烫手的砂锅:“奶奶,我来帮您。”
苏槿看了看砂锅,又看了看王奶奶,认真道:“从热力学和营养学角度,摄入热汤确实能有效提升核心体温并补充电解质。诶嘿。感谢您的分享。”
沈照野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王奶奶不由分说的慈爱,陈烁咋咋呼呼的响应,林星晚自然的帮忙,苏槿一本正经的分析…这一切像一股温暖而有力的漩涡,将他轻轻裹挟进去。他沉默地点了点头,喉结微动,低声道:“…麻烦您了。”
王奶奶的小屋暖黄而拥挤,却处处透着生活的踏实感。中间的小桌已被收拾出来,砂锅放在正中央,咕嘟咕嘟地唱着歌,白色的蒸汽带着浓郁的肉香和芋头的甜香弥漫开来,瞬间占据了所有感官。几碟小菜和一碟亮晶晶的腌萝卜点缀在一旁。
“坐坐坐,别拘着!”王奶奶招呼着,特意把沈照野按在离暖气最近的位置,给他盛了满满一大碗,里面堆满了炖得酥烂的五花肉和吸饱了汤汁的芋头,“小沈,多吃,你看你瘦得,风一吹就跑了。”
沈照野捧着那碗沉甸甸的温暖,指尖传来的热度让他冰凉的手慢慢恢复了知觉。他低下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他小口吹着气,然后喝了一口汤。刹那间,醇厚鲜甜的滋味在舌尖炸开,那是一种极其朴素的、却直击灵魂的家的味道,是他早已不敢奢望的温暖。胃里一暖,似乎连带着紧绷的心弦也悄悄松动了一根。
陈烁已经唏哩呼噜吃了起来,一边烫得直抽气一边竖大拇指:“唔!好吃!王奶奶,您这手艺不开店可惜了!”
林星晚吃得斯文,但眼角眉梢也染上了满足的暖意:“汤很鲜,芋头也很糯。”
苏槿用筷子仔细分析着一块五花肉的脂肪分布,然后才放入口中,评价道:“火候精准,脂肪乳化充分,汤汁口感浓郁。腌萝卜的酸度恰到好处,能有效解腻。诶嘿。”
王奶奶笑呵呵地看着他们,眼里满是慈祥,又开始絮叨起老街的趣事:楼上小夫妻吵架又和好啦,路口水果店老板的儿子考上研究生啦,后街那棵老槐树今年开花特别香啦…琐碎而鲜活的市井生活,像另一道温暖的背景音,将刚才那些沉重的话题悄然推开,让空气重新流动起来。
没有人刻意去看沈照野,也没有人再提起下午半个字。但一种无形的、细腻的默契在流淌。
陈烁看似埋头苦吃,却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