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461章 且看今朝拔剑,谁是英雄(二)

第461章 且看今朝拔剑,谁是英雄(二)(5 / 7)

癫狂气息与劣质酒味。

萧砚静坐案后片刻,思量了会张玄陵口中的所谓两则相术所言,待气息稍平,方示意召见早已在偏厅等候多时的另一批人。

书房门再次打开,鱼贯而入数人,气氛与前番的吵闹截然不同,这批人进来后,却是尽皆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恭敬与难以言喻的慎重。

当先的是原蜀国北面行营主将,曾兵锋直指凤翔、险些改写战局的王宗侃,以及其子王承肇,蜀将王宗佑、潘炕四人。

随后几人,则是原追随朱温多年的几个梁将,如洛阳禁军叛乱中被擒的寇彦卿、潞州东北面行营招讨使王檀、原河中节度使王重盈之子、累受朱温恩遇的王瓒,以及随杨师厚叛乱的华州防御使戴思远四人。

众人入内,齐刷刷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拜见秦王殿下。”

“免礼,都座。”萧砚语气平和,目光如沉水般扫过阶下众人。那目光并不锐利,却让众人自感到有一股不怒而威的仪度,让厅中的空气仿佛又沉凝了几分。

众人依言落座,身形端正,无不小心翼翼。

萧砚没有过多沉吟,目光先落在蜀国降臣这边,语气稍缓:“王将军,蜀地精锐汰弱留强,补入三衙禁军已有半载,操演整肃,卓有成效。蜀地能平稳过渡,你等安抚将士、稳定军心,功不可没。”

王宗侃连忙起身,抱拳躬身:“全赖殿下仁德浩荡,赦免臣等罪愆,更予蜀中军民休养生息之机。凡归顺效命者,无不感念殿下再造之恩。”

其子王承肇亦随之起身,侍立父亲身后,年轻的脸庞上满是恭敬。

“蜀地已安,然天下未靖。”萧砚笑了笑,话锋随之自然一转,“江南跳梁,僭号称帝,裂土抗命。诸位皆蜀中俊彦,久历戎行,熟知南方地理人情。值此用人之际,可愿再为天下安定、生民福祉披甲执锐江南水网,湿热之地,正需熟悉南方的将才效力。”

他的目光主要落在王宗侃、王承肇这对父子身上,尤其定在王宗侃脸上。此人在蜀国军中的地位,几可比肩梁之杨师厚、晋之周德威,其态度至关重要。

而王承肇兴奋之余,却是未敢轻动,好在他父亲亦没有丝毫犹豫,再次抱拳,声音带着几分激昂:“殿下明鉴。臣等蒙殿下不杀之恩,无时无刻不思报效。江南逆贼,悖逆猖狂,裂土称尊,实乃自取灭亡!臣愿为殿下前驱,戴罪立功,万死不辞。”

王承肇遂紧随其后,朗声道:“末将愿随父帅鞍前马后,效死殿下!”

王宗佑与潘炕对视一眼,两人看起来显得更为谨慎持重。

王宗佑起身,抱拳道:“殿下厚爱,末将感激涕零。然末将自知才具远不及侃帅,冲锋陷阵,恐难当大任。唯愿在殿下驱策之下,寻一力所能及之职,守土安民,转运粮秣,或操练士卒,必当竭尽驽钝,以报殿下万一。”

潘炕亦随之拱手:“下官潘炕,亦愿在殿下驾前,尽文牍案牒之劳,协理地方,稳固后方,为大军平南略尽绵薄之力。”

萧砚微微颔首,对蜀国降臣的表态未置可否,让几人重新落座后,目光随即转向寇彦卿、王檀、王瓒、戴思远等梁将。

他语气依旧平和,但甫一发问,就让每个人心中都不由激起波澜。

“诸位皆太上旧臣,半生戎马,功过沉浮,尽付前尘。今世事翻覆,乾坤再造。本王所求,非为一家一姓之鼎器,乃在终结这三百年乱世。不知诸位当下之志如何是愿就此解甲归田,安享富贵余生还是…壮志未酬,欲趁此风云际会,再建新功,于青史之上,搏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名号”

此问一出,大厅内落针可闻。烛火跳动,映照着阶下诸将神色各异的脸庞。

寇彦卿的脸色在烛影下几度变幻。

他是朱温麾下宿将,对其人忠心耿耿,不然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被撺掇起来发动兵变,然洛阳禁军叛乱时被擒,亲眼看见洛河边上人头滚滚,彼时未死,后又经萧砚平岐灭蜀,举朝归心,更别说一统天下这等莫大前程就在眼前,当下又如何想死

毕竟,哪里有什么解甲归田,这个坎不迈过去,恐怕转头就是去地府里享富贵了。

他咬牙半晌,最终离座伏地,额头触地,声音带着压抑的复杂:“败军之将寇彦卿,蒙殿下不杀厚恩,敢不效死然…旧部星散,形同孤雁,恐难当方面之任…唯殿下驱策,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王檀随之起身,抱拳行礼,姿态显得更为沉稳务实。他原是潞州东北面行营招讨使,兵权被王景仁取代后召回汴梁,心中并非没有怨气,但时移世易,早已看清大势。天下事汹汹,眼前之人隐隐已是天命所归,今日错过,只怕就再无后悔余地了。

“殿下明察。末将虽久在刑洺、潞泽,熟悉北地,亦也略知淮北地理民情。若殿下不弃,末将愿在贺瑰将军麾下听令,以供驱驰,为淮北防务略尽绵薄。”

王瓒却是早已伏地而下:“河中王氏,世受国恩……”

萧砚

最新小说: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 还说你不是神仙 嫡嫁千金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鹰掠九天 大清隐龙 游戏?还是哲学? 乱混聚树 特工传奇之重明 换经纪人后,顶流他恃宠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