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朝后,众官员出宫,此时已是泾渭分明。
卫亲王身边跟随大量官员,其余则避得远远的。
郑亲王落在其后,身边也跟随三五官员。
有人谏言:“我们为何不支援赵立宽,他可是殿下的让你。
现在人还在前线,卫王的人群起而攻之,显然是不怀好意。”
郑王道:“我当然知道,可要是赵立宽打输了怎么办?代国有十万大军。”
随行官员赶紧接着说:“不管输赢,他都是殿下的人,这是人尽皆知的,如果连他也不帮,其他人怎么会愿为殿下当牛做马。
何况我听他们都在提赵立宽是陛下提拔的,显然是有向陛下施压之意。
要是赵立宽顶不住,他们借陛下用人不淑发挥,借机施压立储。
殿下和卫王间的嫌隙不是一天两天,到时候......只怕难以自处。”
郑王听了越发烦躁,摆摆手道:“好了好,我知道了。
父皇和赵立宽的事,现在却害到我头上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实在忍不住道:“殿下借赵立宽的功名成事,这种时候理应为他担当一二。
听了这话,郑王直接怒了:“我借他功名!本王还给了他两万两白银呢!怎么不见他还。”
众人都不敢说话了。
郑王那边的吵闹被走在前边的卫王一伙儿听去了。
原本因吴光启和司马忠突然加入而烦恼的众人听了都觉得好笑高兴。
殿中侍御史杨宝笑道:“郑王这等愠怒,怕是最近吃上火了。”
众人都笑起来。
“我看是无能而怒。”御史中丞吕辙接话:“郑王此人好谋无决,全无当担,做不了大事,哪像卫王殿下一般果决敢当。”
卫王没说话,但脚步都快了些。
“是啊。”叶谷附和:“吴光启本就跟赵立宽关系很好,只是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司马忠。
司马老狐狸不知道在图谋些什么。”
“他居然会帮赵立宽,真是匪夷所思……………”
“难的是有他们两顶着,现在陛下反成居中调解,反显得我们不顾大局在这胡闹。”
“等我登基之后,首先就要整治这司马忠!”卫王气得咬牙。
但这话却没任何人应和。
“殿下,我们当务之急还是该步步紧逼,提前多发动人。”叶谷道。
他最熟悉官场,“像赵立宽这种打破大家规矩的人,在官场上肯难以立足,他的失败是迟早的。
我们逼紧了,就能提前向陛下施压,使其立储。
陛下这个年纪,只要立储,之后就绝难变更了。”
众人纷纷点头,别说当今陛下,强如汉朝高祖皇帝,在立储的事上也无法自专。
只要有他们这些大臣拥护,一旦立储之后,他们有信心能保卫王到陛下去世。
众人左右一气,下定决心将卫王捧上去。
叶谷等都信心满满。
在他们的认知中,这场在朝堂上的角力他们已经赢了。
他们团结了大多数官员,如今站在对面的只有少数人。
裹挟多数施压,陛下理亏在先也无法撕破脸面。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