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家的境况,那郑和出使后,便可知己知彼。”
朱棣此刻不住地点头。
“店家,还是你考虑的周到,那便麻烦店家了,至於费,与我说便是,想来夏原吉也不会拒绝。”
朱棣说完,转过身子。
结果並未找到户部尚书夏原吉,只看到正在搬东西的朱高煦朱高岳飞三人。
“嗯夏原吉呢。”
“夏原吉跟著高煦高去仓库了,想来现在应该还待在仓库之中。”
“原来如此,看起来,夏原吉也是看上了店家你这的物资,说起来,店家,你是没看到,夏原吉当初,在得知亩產千斤一事后的反应。”
朱棣笑著打趣道。
同一时间,夏原吉的身影在屋侧出现,然后几息的时间,便来到了眾人的面前。
“陛下,道衍大师,店家。”
“夏原吉,店家的库房是否有让你心动的物件呢。”
“是,陛下,就例如那压缩饼乾,其只有巴掌大小的一块,但是却能够饱腹一日-水泥,乃是筑城修路的好帮手.——.手机,巴掌大小的物体,却能够手拿万千藏书———“
“哦压缩饼乾一块就能抵御一日的飢饿这倒是救灾的好东西。”
提及救灾,朱棣便想起在史书中所看到的一件事。
不得不说,有史书那是极为方便,一些歷史上所发生的突发情况,可以做到未卜先知,以求將损失降到最小。
“店家,我在史书当中看到,我大明明年七月,在江西福建两布政司,將会发生瘟疫,死亡八万人,想来应该可以预防吧。”
“按道理来说,確实如此,让官员们密切注意即可,顺便,我再去配些药给你,以防不时之需“多谢店家,有店家你的帮助,想来明年我大明將会无虞。”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隨后目光落在了夏原吉的身上,
“夏原吉,既然那些东西连你都心动,不妨都採买一些。”
“臣遵旨!”
夏原吉脸上的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他来此就是想要匯报陛下,关於他看重的那些物件一事,以求能够採买一些。
不曾想,他还没有怎么说话,陛下就已经同意了此事。
既然如此.——
夏原吉再度返回了仓库。
接下来他要好好研究研究那些物件该如何使用。
夏原吉离开后不久,郑和的目光,从手机上移开了。
“店家,此物的原理倒是与牵星术差不多,不过,对於这梵文,我还是有些许不能理解。”
郑和虽然跟隨著道衍,学习过佛法,认识六分仪上的梵文。
但是对於其表示的意义,却是不明所以。
“你说那个啊,那个是角度。”
“角度”
“简单来说,就是方位的意思。”
张泊並未多言,而是直接又找了个视频,让郑和去看。
事实上,古代是有角度这个概念的,只不过没有太过具体。
因而,郑和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便彻底搞懂了。
“原来如此,这六分仪较之牵星术,要精確方便很多。”
“这是当然了,其可是来自大明的四百年后。”
“大明四百年后—“
郑和看著手机上的六分仪,眼中闪烁著热切的光芒。
“三保,除了这六分仪之外,我还有几物要推荐给你。”
“还有!”
郑和当即放下手机,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態。
“其中一物名为航海钟,一物名为气压计。”
郑和虽不明白两物的用途,但是结合著六分仪来看,这两个东西,绝对是好东西。
因而,他有些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店家,不知这两物作用是”
“再给你介绍之前,我要向你科普一个概念,即经纬度。”
“经纬度”
郑和只觉得脑袋有些乱。
因为今日接触到的陌生名词属实有些多了。
“没错,想来你应该知道,我们脚下生活的大地是一个球体了吧。
张泊说完,环顾四周,发现桌边三人神態平静。
果然,和他料想的那样,这些站在大明顶端的人,都已经知道地球是球体这个事实了。
不过,知晓归知晓,能不能接受,又是一回事了。
就如同朱棣这般。
“店家,照你所说,《元史》中的描绘都是真的我们脚下的大地,真是一个球体但是为何我们站在球体上,却不会落下呢。”
“额,这个解释起来有些麻烦,你可以理解,有一股力量,將我们吸附在大地之上。”
“吸附在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