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下西洋环游世界!
“对航海有所帮助的器物”
郑和微微点头,同时用手指向了摊开在桌子上的地图。
“店家,就如同这副地图般的器物。”
“这—
张泊顿时陷入了思考。
说实话,其实明朝一系列与航海有关的器物技术,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就比如造船技术。
就拿郑和下西洋中,鼎鼎大名的宝船来说,
长148米,宽60米,有四层,排水万吨,在上面搭载千人,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在郑和下西洋的近九十年后,哥伦布所带领的船队,仅仅有著三只排水量百吨左右的船只,
排水量仅仅是宝船的百分之一,就更別提数量了。
可以说,大明的船只,已经达到了木船的巔峰。
木船的巔峰——
张泊突然眼前一亮。
对啊,以大明现在的技术,仅仅是木船的巔峰,那他可以稍微推波助澜一番。
不过,张泊所想的推波助澜,並不是直接告知大明如何早钢铁船只。
即使告诉了,恐怕也无法理解。
因为,饭是要一步一步吃的,
现在的永乐一朝,基础还没有打好,根本就无法製造钢铁战船。
而张泊所想的推波助澜,是想要实现木船的更进一步。
即铁甲船。
所谓的铁甲船,就是在船只的表面,覆盖起一层钢铁装甲。
但是,只几息的时间,铁甲船的计划就被张泊放弃了。
因为这有点不值当。
首先便是材料的问题。
所谓的铁甲船,是伴隨著时代应运而生的,其诞生於十九世纪,距离永乐五年,有四百多年的光景。
当时,已经是火炮横行的时候了。
为了防止火炮的伤害,这才在船只的外面,覆盖上一层装甲。
这铁甲可不是薄薄的一层铁甲,其厚度能够有二十厘米。
如此铁甲,覆盖在宝船表面,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还有就是动力问题。
现在,即使大明宝船,也还是风力驱动。
但是歷史上铁甲船的动力来源,可是蒸汽机。
蒸汽机搭配铁甲船,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是风帆搭配铁甲船,那就有些相形见出了。
所以说,现在应该是先將蒸汽机再说。
而要想搞出蒸汽机,势必要对一些物理知识有所了解。
所以,永乐朝的工部尚书黄福,恐怕得先学习一段时间的物理知识。
既然大明的造船技艺无法改进,那张泊自然就联想到了改进大明的航海技术。
不得不说,大明的航海技术也算是领先西方几百年了。
指南针这玩意都是標配,算不上稀奇。
而如果仅仅带著一个指南针在海上航行,那和找死无异。
因为指南针只能指向大概方向,却不能確定具体的方位。
所以牵星术便应运而生。
所谓的牵星术,就是利用牵星板,通过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与海平面的角度,来求得所处地方的纬度坐標。
这方法在当时,可谓是极其先进。
不过嘛
他这里可是后世,找到一个较之牵星术更加精確的方法,还是很简单的。
“有,其名为六分仪。”
虽然说,牵星术在永乐时期的大明十分先进,並且可以说领先时代。
但是六分仪,可是来自於十八世纪!
它的原理同牵星术一般,同样是通过测量星体高度来定位。
不过,相较於牵星术,更加的精確方便。
甚至於,在依赖gps等电子导航设备的今天,六分仪依然在特定场所有著大用。
“六分—仪”
对於这个陌生的名字,郑和一头雾水。
不过,虽不能理解这六分仪是干什么的,但是郑和相信,能够被店家拿出来之物,必然不属於凡品。
“没错。”
张泊说完,便直接拿出手机,搜索起有关六分仪的视频。
看著手机上有关六分仪的使用视频,郑和的眼晴瞪得老大。
“这是手机,里面在教人如何使用六分仪。”
说罢,张泊便將手机递到了郑和的手里。
在郑和目光落在手机上的同时,张泊其实已经想到了改给郑和准备哪些物件了。
“judy,既然郑和要航行的物件,那什么太阳能板,对讲机,望远镜之类的物件也给他安排上,当然了,最重要的自然是手机,我待会给郑和下载一些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