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带不了太多,二是很多父母舍不得。
留和走,都是在赌那线生机。
姜淳于越听,越佩服徐家人。
几个男人带上几十个孩子出来,还能一个个护着周全。异国他乡几十年一起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真的是不容易。
这需要多大的凝聚力,才能办到。
姜淳于和徐归乡在垃圾场耽误的有点久,两人到家的时候都二点多,快三点。
两人饿的饥肠辘辘,坐下,一人先吃两个香蕉垫垫。
那边章鱼忙着烧水下面,当卧着两个金黄荷包蛋的青菜面端上来的时候,徐归乡一下子手足无措起来。
他是准备回去找点吃的垫吧垫吧的,是婉婉姐姐他们不让走,非说在这里吃。
但是他没想到吃的这么好,鸡蛋白面,这些在棚户区都是金贵东西。
不是说买不到,而是没人家这么舍得吃的。
姜淳于先喝了口面汤,再吃了一个煎鸡蛋:“这下才觉得活过来了,刚才饿的我前胸都贴后背了。”
把面条翻一翻,还能看见面里章鱼加的,还没化开的猪大油。
虽然面里只加了盐和猪油,但是吃在嘴里味道非常好。
徐归乡觉得,这大概是自己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少年不知道未来还长,彼方尚有荣光在。
这一晚,还是姜淳于和耗子去后巷卖果茶和小海鲜,不过这次多了一个小跟班,徐归乡。
也就几天的功夫,棚户区的前街已经出现了两家卖小海鲜的,一家卖果茶的。
后巷更不用说,这里人气原本就比棚户区那边旺,手里余钱也多。
卖吃的不管是摊子还是店,都动了卖果茶的心思。
小海鲜也有两三家摆了摊子,还和姜淳于做了差不多招牌。
姜淳于她们来卖果茶和小海鲜的第三天,那家卖粥的拉美裔邻居是第一个卖果茶的,卖了两天估计生意不好,又换成了小海鲜。
他家为了和姜淳于搭上话,还来买了一次果茶,一次小海鲜。
来之前,酒铺老板娘就提醒过她们防着点。
拉美裔邻居来的时候,老板娘立刻站过来,把姜淳于挤开和她搭话。
本来语言就不是太通,老板娘的中英文夹着上,没一会拉美裔邻居就灰溜溜地跑了回去。
孙老板娘还说,等着吧,最多三天,他们就会卖和你们一样的东西。
结果三天都没到,这个拉美裔邻居也是个擅长跟风且脑子灵活的,就是没用在正道上。
其实不但是别人眼红,最眼红的还是李大山家。
李大山媳妇原本就有小心思,本来赵长启他们三个还跟着吃饭,一家四口省了伙食费,压力轻了很多。
她把赵长启介绍给陆超云,想的就是走动多了,也能跟着偷偷师。
谁知道赵长启和陆超云是看对眼了,两人当晚拍拍屁股就走了,说是走亲戚。
而且,当天中午后耗子和豹子就不在她家吃饭。
原本李嫂子还高兴,反正她菜都买了,粮食也给了,省下的饭菜自己家还能多吃点。
谁知道晚上耗子就来通知她,以后不用给他们做饭。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