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之会举办地选举会日渐临近,盛京的气氛愈发喧嚣。
晨光漫过怡红院朱漆大门时,伙计们正给“泉州民生模型”加装防护。
这防护是城西琉璃坊定制的,透亮得能看清模型里渔民人偶手中竹篮的纹路。
吴婶拎着刚煮好的绿豆汤,见伙计们汗流浃背,便挨个递过去:
“快喝口凉的,往后几日使臣多,有的忙呢!”
戏台侧台,素心正和柳明远核对《故乡的云》合唱词。
北徐使臣的随从在旁听着,不时点头称赞:
“这段加的渔歌调,倒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时念在书坊收好张阿公整理的于国公走私旧账本。
里面记着走私铁料与北徐某商户交易的细节。
十四从院外跑进来,脸色发白:
“念姐!宫里来人了,说陛下要您立刻入宫,好像出了急事!”
时念心里“咯噔”一下。
选举会前夕急召,为了何事?
她连忙整理仪容,跟着传旨太监往皇宫走。
马车驶过官驿街时,正撞见北徐使臣的马车往怡红院去,想来是约好今日看最终展示布置,没料到宫里会突然传召。
御书房内的气氛比昨日凝重百倍,满殿熏香都压不住这份沉郁。
南齐帝坐在龙椅上,手里捏着张折叠信纸。
见时念进来,他的面色又沉了几分,把信纸往时念身上一扔:
“时念,你自己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时念弯腰捡起信纸,展开的瞬间心脏猛地一沉。
信纸是普通竹纸,字迹却刻意模仿她的笔锋,上面写着:
【北徐使臣亲启:文盛之会举办权若归北徐,念愿赠南齐青州粮道情报。
另求北徐助苏家平反旧案,事成后,怡红院愿长期为北徐传递南齐民生动态……】
落款是“时念”,还盖了个粗糙的“怡红院”印章。
“陛下,这不是民女写的!”
时念当即跪下:
“民女从未与北徐使臣私下通信,更不会为报仇出卖南齐利益!这信是伪造的!”
南齐帝冷笑一声,指节敲着案面:
“伪造?字迹与你平日所写相差无几,还盖了怡红院的章!”
“若不是锦衣卫从北徐使臣驿馆搜出来,朕还真信了你昨日说的只办文化事!”
今早天未亮,静妃的心腹刘嬷嬷伪装成驿馆杂役,把假信塞进北徐使臣书箱。
又匿名给锦衣卫报信,谎称“发现时念通北徐的证据”。
锦衣卫搜出信后立刻呈给南齐帝,这才有了这场急召。
“陛下,民女有证据证明清白!”
时念抬头,迎上南齐帝的质疑。
“北徐使臣昨日还在怡红院看模型,我们只讨论民间文化交流,浅醉、柳明远等人都能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