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是菩提心跟空正见,无所得的空正见。
所以,他这种空正见所招感的因缘是互含互摄的,他没有我、法二执。你不用怕,说我观极乐世界,只观大地,宝树没有观到,莲花也没有观到。没事,只要确定你观想的方法跟经典是相符的就好。想办法告诉你,“我要往生”、“我一定往生”就好。“于境取相,施设名言。”诸位,要注意了,借相修心是两个重点:一个相状,一个心。你们觉得哪一个是重点?当然是心态。你叫有禅定的外道来观,他观琉璃地对他来说很容易,但他不想往生,这也不能构成净业成就。
诸位,大地还简单,你要看宝树更吓人,八万四千由旬。但不是要你把八万四千由旬观出来,重点是那个意境。不是要你观的很清楚,重点是你的心态要到位。当这个影像现前的时候,你要知道怎么施设名言?你会告诉你,我一定要往生;你要告诉你,我一定可以往生。所以,相状只是一个过程。比方说你坐高铁到台北去,高铁是让你借的,高铁是过程。你觉得坐高铁到台北,重点在台北还是在高铁?当然是台北,但你没有高铁也没有台北,这个叫做什么:借高铁,到台北。
那么,极乐世界修观的道理亦复如是。不是要你观的多清楚,凡夫你只要尽力而为就好。但你不能对极乐世界一无所知,不可以这样。你一无所知,不可能产生往生的愿力,我不可能对完全陌生的地方而产生好乐,你那个想蕴没办法现前。你说我很喜欢去澳洲,结果说你为什么喜欢澳洲?你不知道,完了;澳洲长什么样子?你不知道,那你就没办法于境取相,施设名言。
临命终的时候,你一定要有极乐世界的相状引导你,才能够在诸天现前诱惑你的时候,很多中阴身现前的时候,你能够如如不动,因为你心中有一个极乐世界的相状作依靠。如果你临命终的时候完全没有极乐世界的相状,那叫六神无主,可能什么东西一来,我们一般凡夫得少为足,就跟它去了,那就完了。所以,不在清楚分明,重点是你的心态要到位。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