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禅观与净土 > 第3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第3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4 / 5)

为邪观。

    —《观无量寿佛经》—

    好,这以下两段的结劝。第一段先赞叹功德,佛告阿难,你必须受持佛语,为未来一切凡夫众生、为了脱离三界生死痛苦者,观大地法,就是水观、冰观、琉璃地等等。这个相状在心中不断的运转有什么好处呢?有两种,第一个讲现世的安乐,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过去所造的杀盗婬妄的生死重罪,慢慢在观的时候就消除。

    为什么呢?因为染净二法不两立,光明跟黑暗不可能同时存在。你观这个可不是一般的相状,“观彼世间相,超越三界道”。这个相状是怎么来的?那是极乐国土的清净庄严、弥陀本愿功德所创造出来的。说句古德的话“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你是娑婆世界的凡夫,生死妄想的心那叫浊水,你把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放进去,浊水就有变化了。什么变化呢? 现世消除罪障,临终的时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佛陀知道我们心中很喜欢相状,我们搜集了很多娑婆世界的相状,弄得自己很被动,“心有千千结”。凡夫的心要有相状才能够施设名言,佛陀也创造一个相状送给你。这个不是娑婆世界的相状,你这样慢慢观这个相状,它叫做净法熏习,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能够消罪障,创造往生的力量。

    这个总结很重要。“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这个是昭告所有净土宗的人。净土宗的很多人最没有章法,最不尊重传承,最喜欢自己搞出一套来修学的。他这提醒你:你要观极乐世界,请遵照经典的说法,就叫正观。佛陀叫你怎么观,你就老老实实地怎么观,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如果自己在那边打妄想,对不起,佛陀不敢跟你保证能够消除重罪,成就往生。必须要重视这个次第,这个地方等于提醒我们修行者,一定要重视传承,次第。

    借相修心,我们作一个总结说明一下。我们凡夫的心态要有相状来带动,你说我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很想往生,你心中对极乐世界却没有相状,怎么会想要往生呢?不合乎人性。你想要往生,那是一种名言分别、一种想法,从唯识的角度,所有的想法都要有相状。你很喜欢吃面条,面条的相状不现前,你会想吃吗?“于境取相,施设名言”。很多人对极乐世界是没有概念,他就是说我要往生,你说那极乐世界长什么样?他完全不知道,不合理。你这种往生的概念是不坚定的,叫做人云亦云,别人要你往生,你就想往生。你不是真实的去好乐,因为你心中没有极乐世界的相状。

    诸位,如果你到现在对极乐世界的相状还很陌生,对往生来说是非常不吉祥。因为你熟悉的是娑婆世界的相状,陌生的是极乐世界的相状;从因缘的角度,你跟极乐世界的因缘是薄弱的。

    往生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娑婆世界的念想要慢慢降低,极乐世界的念想要慢慢增加,直到有一天,你对极乐世界的念想力道超过,娑婆世界的念想力道,那叫做强者先牵,你就往生了。如果你对阿弥陀佛很有皈依的心,那是你很会念佛,不表示你会往生。往生的所缘境我说过,那是净土的功德庄严。当然,极乐世界是很精致复杂的相状。那怎么办呢?没关系,他有说过,“一一观之”。

    我举一个例子什么叫“一一观之”。东晋的时候,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在东林寺创造念佛会,早期的时候很多人是修观的。慧远大师有一个弟子叫刘程之,很有学问;他本来是做官的,做到政府的参军。后来他爸爸往生以后,觉得做官也没啥意思。他也没出家,就住到东林寺,跟大家一起念佛修观,他是修莲花观。有一天,他在念佛过程当中,突然间极乐世界的这种七宝池、八功德水、莲花现前。现前的时候,他在佛堂打坐,八功德水现前,他就很欢喜。空中还有人说,你把前面的八功德水拿来尝一尝,他真的舀一口来尝,特别的甘美。说明他净业成就了,后来他这个相状观想以后,没有多久就往生了。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他因地的时候只修莲花观,没有观八功德水,但是他看到的是七宝池、八功德水、莲花,这怎么回事?因为极乐世界本来就不可切割,你只要沾上一点边,就是我们刚开始叫做渐想,凡夫的心量有限,阿弥陀佛可没要求你什么都做到。我们知道佛的功德那叫做法界缘起,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你只要沾上一个,它含摄了无量。不像娑婆世界每一个都是单一的因缘。娑婆世界的因缘是阿赖耶识,一个种子就变现一个果报。极乐世界是法界缘起,它是互含互摄。他因地的时

最新小说: 玄幻: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大G,咖啡机与哥布林 荒沙主宰 仙界诛魔神将 我有一颗大帝妖丹 星言 柯南之我懂兽语 我的御兽天赋全球第一 掌门道途 我的技能栏里全是怪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