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幸的是娑婆世界所有的快乐,第一个,不安稳;第二个,你说了不算。我们看空中的彩云很漂亮,但没有人会执著,大家都知道它会消失掉。但是我们打妄想的时候会认为:“这个东西是常的,我可以主宰的”。这不是客观的依他起性,那是你的妄想叫遍计所执性。所以,我们必须透过理智的观察,这些影像“无常故苦,苦即无我”,它会让你付出代价。
诸位,要永远记住一句话:
你去受用娑婆世界的快乐,一定要付出代价。“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
当蜂蜜是在刀上的时候,你吃它得不了太多好处,舌头却被割伤了。我们不就是要快乐吗?你到极乐世界去,那是杯子里面的蜂蜜。你吃它的时候,那“自然皆生念佛、念法之心”;去尝娑婆世界的快乐,你付出了生生世世老病死的折磨。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才会跟着妄想走,你已经不理智了。
说实在的,你来生再投胎,根本不在乎娑婆世界,你只是想满足妄想而已。所以,只要把妄想突破了,娑婆世界对你就不是问题。你说娑婆世界缠住你,错了,是你的妄想不让你走,问题在这。诸位,你曾经得到很多快乐的妄想,临命终的时候它会现前,用断灭的无常观,“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个影像是无常的、有过失的,你开始呵责它、断灭它。这个时候,影像只要被你呵责,它就沉淀了。你不攀缘它就消失了,它本来就是虚妄相。
第二个就是引导。我们对于过去所留的影像是呵责,对于未来极乐世界的功德要引导。净土宗两种引导:第一个对佛号的引导;皈依,相信佛号可以救拔你。第二个对净土功德的引导;你要相信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功德庄严,值得往生,这个就是佛号跟净土的引导。
所以,临终的正念要具足三种力量。安住力,安住真如,观想你本来就没有得到什么。人生从大海的角度,它只是大海经过碰撞创造的水泡。你说水泡从哪里开始?本来就没有开始。那是因缘的和合,突然间,砰,跑出来了。它无生,也就无灭。这个时候再调伏过去,开创未来;我们的生命就会从娑婆世界,跳到极乐世界的因缘。走出过去跟开创未来,最难的还是在走出过去,因为这个地方我们太熟悉了。
举一个例子: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着走着,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禅师看不对,跳到大海里面把她救起来。“小姑娘,你怎么回事呢?怎么年纪轻轻要自杀呢?”她说,“师父你不知道,我这日子没法过了”。这怎么回事呢?她说,“我跟我先生结婚,两个人家庭幸福美满,也生了一个儿子,他也很可爱,但是因为我照顾不周,小孩子就生病死掉了。死掉以后,我先生就怪我,就跟我离婚了。我现在是家破人亡,儿子死了、家庭也没了,没法过了。”
佛印禅师可是高人,开示那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没告诉说,你回去拜忏,没这样讲。他只问她一句话:他说你结婚多久了?她说:我结婚三年了。佛印禅师说:你三年前干嘛呢?她说:三年前我是个年轻的姑娘,过的日子挺好。佛印禅师说,你现在的人生是回到三年前。你三年前没有先生,也本来没有儿子,你们本来就是跟因缘借来的,前生就跟他只有三年的因缘。“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问题是当因缘结束的时候,我们的心过不了这个坎;因为心中产生取相分别,我们已经把影像取在心中。当外境失掉的时候,我们心不甘、情不愿,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的认命。我们对因缘强做主宰,这个很可怕。一个人结婚以后要打妄想,家庭要多久?我儿子以后要怎么样?活到几岁?你自己在打妄想。我们会试图想要主宰因缘。可惜“诸法无我”,你要主导因缘,当因缘不是照着妄想的节奏走时,那就惨了。
我们心平气和看小姑娘,她的因缘就回到三年前。“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没有先生、没有子女,她也是活得好好的。三年后也没有了,但多了一个妄想,这个妄想有问题。
诸位,从公案你就知道,问题不在外境。我讲实在话,没有一个人可以伤害你。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伤害你,那个是谁? you got it(自找的),你说对了。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好修行了,最好早点明白。面对妄想的时候,你就开始进步了。如果还在外境找,你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