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你去欧美国家看一看,你看有些人的福报大得不得了,他们家的花园,那个开车开十几分钟还没有结束。现在我们要有一个问题了,他的福报是我们的几百倍,难道他造善的时候,他的善业是我们的几百倍吗?当然不可能。他的寿命几十年,我们的寿命也几十年,为什么他能够招感这么大的福报的业呢?不是我们不够努力,因为他造善的时候,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意乐。
凡是一个人能够创造广大的福报,一定是有一个愿力,不管他信什么宗教。如果你的生命是有一天过一天,有造善也好,没有造善也好,你什么都无所谓的人,你今生做不出什么大的事情出来,不可能!所有的业都必须要有强大的业,都必须要恒随转,你必须由心中强大的愿力,去推动广大的善业,这才可能去创造广大的业力。
当然从罪业的角度,它就不是愿力,那是执着这个邪见。你认为这个业对你是功德的,是好乐的,罪业也是一样。一个人会造作强大的罪业,跟他的行为也没有太直接关系,主要是他的心态有问题——无惭无愧,数数现行,做功德想,深生好乐。凡是重大的善业,一定由愿力引导的;凡是重大的罪业,一定是一个盲目的执着引导的,因为他只有透过执着跟发愿,才能够产生强大的那种不断活动的意乐。
你看受了菩萨戒的人,是随时准备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随时准备。那他有时候为什么没有做呢?因为他没有因缘而已。他这个强大的意乐在那边活动,所以他每做一个业,都是百千万倍于没有受戒之人。
所以我们从这个道理,从这个业的形成,我们知道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一个人临终的时候,要让罪业不起现行,而善业起现行,你必须要培养一个善良的意乐,你必须要破坏一个不好的意乐,这个叫做“增上惭愧”。
我们先假设无量劫来流转到现在,大家的罪业都差不多,其实大家都差不多的,大哥不要笑二哥。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他临终的时候,他会把这个罪业启动起来,有些人不会?就是心理素质。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阿赖耶识,就算今生你做好做坏,你把过去加起来,其实每一个人的业都差不了多少。但是为什么临终的时候,这个人是安稳状态,那个人是一种躁动状态?其实重点还不是你今生造了什么业,而是你造了业的时候,你留下一个很不好的心态,那个不好的意乐在那边活动,你把整个罪业给刺激起来,激发过去的罪业,这才可怕。
所以当我们一个人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素质的时候,我们,增上惭愧叫做“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我们不断地赞美善法,我们不断地呵责恶法,就不容易把这个罪业激发出来。所以这个忏悔,其实某种程度是培养一个美好的心态。这个我们下面还会再不断地说明。
因此业力的形成,必须是一种生灭的造作,必须是一个辗转的相续。这个辗转的相续,可能是一种善良的愿力,也可能是一种盲目颠倒的执着。
当这个业力形成一个强大的善业跟恶业的时候,它会有三种结果,我们看四五六。
(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
(五)待众缘—— 谓此要待自众缘合,功能殊胜 ,方成种子。
(六)引自果—— 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
当一个善恶的业力,透过你的生灭作用,透过一种辗转相续形成以后,第一个,它的作用是体性决定。也就是说,它的善恶功能已经决定了。诸位!你的修行,你的忏悔,不可能把善种子改成恶种子,你也不可能把恶种子改成善种子。忏悔,只能够让种子沉淀下来,你没有本事把恶种子转成善种子,你没这个本事,只有佛陀可以,因为佛陀他的第八识完全被破坏了——“金刚道后异熟空”。只要第八识还在,只要这个有漏种子还在,它的体性就决定了。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说把罪业的种子,把它忏成往生的种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让它沉淀下来,让它不得果报,这个“性决定”是这个意思。
下一个,“待众缘”。这个业力要得果报,它必须要有成熟的因缘,就是它必须要数数现行,辗转增盛,深生好乐等等。
第六个,“引自果”。当他得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