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禅观与净土 > 第2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2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3 / 10)

得果报之前最后的机会了,赶上最后一个机会。当然他运气好,遇到佛陀出世了。

    那我们今天要讲什么事呢?就是说,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所以忏悔业障最好的时机,就是它不能得果报。现在在酝酿当中,你随时可以破坏它,你随时可以按开关,按STOP,它就停止了,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做!也就是说要得果报,它必须是一个不断在增长辗转的业力,就像那滚雪球。你每一次在造作而且深生好乐,那么这个力量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你都没有出手去阻止它,直到得果报为止,那么这个业就是一个临终的障碍了。即便这个时候的业,在你心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循环,在死亡到来之前,你都还有机会。

    为什么这个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

    我们来看看种子的六种含义:我们这个业是怎么形成的?它形成一个什么作用?我们了解种子,我们就知道这个业是怎么成立的。

    一、剎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

    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

    三、恒随转─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

    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

    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自众缘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

    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

    这六个当中,一二三先讲到业力的形成,四五六再讲到这个业力形成以后产生的作用。

    我们先看前面三个,业力是怎么形成的。

    (一)剎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

    (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

    (三)恒随转——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

    那么业力的形成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剎那灭”。就是说你必须有一个造作,你必须有一个生灭的行为。当你的心是不生不灭的时候,你念头不动的时候,它不能形成一个业种子。所以这个业,它必须是一个生灭的状态,也是有一个有为的造作。而这个造作它会产生一种很明确的善恶的功能,它不是一个非善非恶的,它必须有一种善恶的功能,就形成一个种子。

    第二个,“果俱有”。这个业种子形成以后,它会产生一种蔓延的力量——果俱有,种子它会起现行。这个种子起现行的时候,种子消失、种子现行这两个几乎同时,它们配合得完美无缺,就是当现行熏成种子,而种子又起现行,这个一消一长几乎是同时的。

    第三个,现行跟种子的作用的结果,就变成辗转相续了——“恒随转”,它们不断地在形成相续,也就是说种子的形成,必须是生灭而相续,相续而生灭。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受戒。很多人质疑说,为什么我们要去受菩萨戒?反正我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就好,受菩萨戒跟一般的慈善事业有什么差别呢?我们一般没有受戒的人,他没有戒体。没有戒体,他可能遇到某一个可怜悯的所缘境现前的时候,去刺激到他的慈悲心,他也会去造善做布施,做放生的善业,但是他这种善业,缺乏一种愿力的摄受。也就是说他本身没有一种愿望,他的业力不是由内而外的,他是外境刺激到他的时候才去造业的,所以他这种业是一种点状的业,这个业力量不大。

    凡是这个业是由外而内的,没有经过你长时间的酝酿,而从内发动出来的业,不管善业恶业都不大,就是外境刺激你,你才有一些反应的,这个业都不大。同样去做一件布施,布施的钱是一样的,受菩萨戒的人,是百千万倍于没有受菩萨戒的人,因为他在造这个业的时候,是坚定的,是相续的。就是说,他随时准备要造善业,只是有时候因缘不具足,他那个意乐不断在活动,这种业是很强的。

    

最新小说: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我的御兽天赋全球第一 星言 综影视炮灰翻身 恶毒雌性要洗白,从攻略兽夫开始 抠神 开局先怂一百年 撞钟百年,我成了宗门老祖 柯南之我懂兽语 兰陵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