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暮云沉声道,“第一,剑南道骚扰之事,我方已自行处理,但希望大奉能约束杨超,若其无力约束,我方将视其为默许,后果自负。”
“第二,和谈需要诚意,也需要效率。”
“北狄不等人,若朝廷内部争论不休,拖延时日,我方将视为缺乏诚意,不得不重新考虑西线战略。”
“第三,可以给他们一点甜头。”
他顿了顿,道:“告诉李元,为表诚意,我方愿意先行遣返五百名在西京之战中俘虏的低级军官和士兵。”
“人,他们可以派人来接。同时,再次重申,李虎将军安然无恙,其归宿,取决于后续和谈的进展与气氛。”
这是一个精妙的组合拳。
既表达了不满和施加了压力,又给出了实际的善意,还将李虎这个关键筹码的价值与和谈进程牢牢绑定。
“大都督英明!”沈千领命,立刻去安排。
赵暮云的应对,迅速而有力。
他并没有因为洛阳的波澜而乱了方寸,反而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将压力传导给李金刚,逼迫其做出更明确的选择。
同时,他也在加紧西京内部的整合,迁都队伍的陆续抵达,带来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他需要尽快理顺内部关系,建立起一个高效、稳定的统治核心,以应对未来无论和谈成功与否,都必将更加复杂的局面。
风陵渡的暗流,洛阳的波澜,西京的权衡……
三方势力的博弈,因为北狄这个巨大外部威胁的存在,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每一步决策,每一次接触,都可能影响着未来中原大地的格局与命运。
而此刻,更多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河北,那片被战火与铁蹄笼罩的土地。
鞑子的动向,将成为最终打破平衡的那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