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并且没有任何不悦之意,房玄龄与魏徵心中对禄东赞警惕了几分。
李逸说此人是吐蕃第一智者的事,他们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此人能屈能伸,值得重视。
便在此时,禄东赞开口问李逸道:
“这位郎君,敢问高姓大名?”
上一次李逸前来解答他的三个问题的时候,他一开始忘记问李逸姓名,等他想起的时候,李逸已经走了。
“李逸。”
李逸回道。
“李郎君,可否告知一下上次你提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禄东赞在知道李逸的姓名之后,马上问了此事。
最近几日,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始终没有头绪,所以他太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了。
一旁的房玄龄与魏徵听到禄东赞的话,也看向李逸。
他们也好奇李逸所提的那个有点古怪的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正使可还记得那个问题?”
李逸开口问道。
“自然。”
禄东赞点了点头。
这几天琢磨这个问题都快走火入魔了,当然记得问题的内容。
“听闻吐蕃边地常有马贼出没,贞观某年春分时节,戍边校尉王某于黄昏戍时,抬头仰望北斗星,测得斗柄指向与地平线成三十八度角,随即率军突袭马贼窝点。”
“问题是,这伙马贼最可能说哪句方言?”
“有四个选项。”
“分别是:
一:俺们这旮沓没犯事啊!”
二:侬怎敢乱闯民宅!”
三、弄啥来咧?撤怂!”
四、吾等乃良民,何故擒我?”
复述完这个问题,禄东赞问李逸道:
“我没有记错吧?”
“没有,正使记得很清楚。”
李逸回了一句之后,接着便说出了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是第三个。”
“这是为何?”
禄东赞带着疑惑不解追问道。
李逸解释道:
“北斗星高度角与纬度相关,而北纬三十八度,恰是关中一带的纬度。”
“这说明这群马贼最有可能是关中人,所以他们说的就应该是关中方言。”
“而在四个选项之中,唯有第三个答案是关中方言。”
“因为关中方言多带‘撒’字这个语气词。”
听完李逸的这一番解释,房玄龄、魏徵、禄东赞等人有点懵。
倒不是他们不理解李逸的这个推理过程,而是他们不明白维度这个概念,所以不明白为什么说能通过维度确定地理位置。
当然,就算他们知道了这一点,也不见得能答出这个问题。
这道题,是李逸根据后世一道极其刁钻的公务员考试题改的,考的是天文地理知识与地域方言知识。
别看道理说穿了很简单,但如果想不通这个思路,那是真答不出来。
“李郎君,这维度是何意?能否请你讲解一番?”
禄东赞求教道。
他能成为大唐通,靠的就是爱学习大唐的各种文化知识。
李逸此刻提出的这个维度概念,是他之前从未听说过的。
自然而然,他就想多了解学习一下。
但李逸显然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别看吐蕃现在愿意臣服大唐,成为大唐的属国,但李逸知道,这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一旦让吐蕃找到机会,吐蕃就会毫不犹豫地背叛大唐,这是原本历史轨迹已经验证了的事。
所以,李逸没兴趣给禄东赞这位吐蕃大论科普天文学知识。
“此事比较复杂,几句话说不清楚,改日再说吧。”
李逸推脱道。
众所周知,改日的意思,就是没有那一天的意思。
禄东赞自然听出了李逸的推脱之意,心中再追问也无用,便不再纠缠,反而随口问了另外一件事:
“看李郎君的年龄,应该才十五六岁吧??”
李逸点头回道:
“正使确实目光如炬,我今日十五岁,还未满十六。”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李郎君如此年龄,便拥有这么高的智慧,真是令人佩服!”
禄东赞语气诚恳地称赞道。
他心中有一个想法,李逸如此年轻,心性未定,是否有可能暗中将其拉拢,让其为吐蕃暗中效力呢?
此时当着房玄龄与魏徵的面,他肯定不会透露出这样的意思,而是打算另找机会试探一下李逸。
不得不说,禄东赞的这个想法,很大胆,居然想发展堂堂大唐二皇子成为吐蕃奸细。
当然,他会产生这一